绒毛膜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由怀孕后留下的细胞发展而来,通常会变成胎盘。这种癌症的发病率仅为每年每 100,000 例妊娠中的 2 至 7 例。非妊娠绒毛膜癌通常在 40 岁左右的女性中被诊断出来。
绒毛膜癌普遍存在某些遗传变化。已知一些基因如 TP53、KMT2D、PRKD1 和 RRAS2 在这种癌症中具有遗传异常,导致功能改变。
在绒毛膜癌中发现的遗传异常可以影响特定的生化途径,以驱动这些癌细胞积极生长并在正在进行的治疗中存活下来。此外,生活方式条件或习惯,如吸烟、饮酒和 BMI(体重指数)可能会对医生开出的绒毛膜癌治疗方案的反应产生很大影响。大量研究一致表明,您的营养/饮食——食物和营养补充剂都会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是支持性的,或者不起作用。因此,需要彻底考虑绒癌基因组学、计划或正在进行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三角测量,以决定在设计饮食/营养计划时要考虑和避免哪些食物和补充剂。
柑橘中富含的橙皮甙属于黄烷酮类化合物,多吃柑橘有助防癌,增强抗癌力的效果。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果、豆类、茶类中,之所以能有助抗癌,主要基于其抗氧化作用。每天吃个橘子可降低患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风险,主要原因是柑橘中富含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保护人体,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新鲜柑橘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比苹果、梨、葡萄等要高几十倍,橘皮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果肉还要多。除柑橘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还包括猕猴桃、樱桃等。
除了抗氧化剂,柑橘中的β-玉米黄质也具有抗癌作用。日本一项研究证实,越甜的柑橘抗癌效果越好,因为含糖度越高,β-玉米黄质的含量就越多,比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的抗癌效果强5倍。普通人一天吃两个甜柑橘,就能取得良好的防癌效果。
可以选择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两小时吃一两个(约50~100克)橘子,或者跟苹果、梨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一起搭配着吃。剩下的橘皮可以晒干泡水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另外,柑橘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从而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柑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易导致皮肤发黄,患有胃病的人应注意不要空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