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局新周期·探寻第二增长曲线”为主题的“2022中国医药终端营销峰会”在长沙盛大举行,大会旨在树立行业标杆,激发创新能量,通过礼赞行业头部企业,见证中国医药产业由“大”向“强”转变过程中的时代变迁。作为中国民族医药企业的领航者,齐鲁制药集团荣获“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企业(2021)”大奖,雷兰®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荣获“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品牌(2021)”奖。双料大奖,耀眼星城!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齐鲁制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历程。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5%;对外出口7.6亿美元,同比增长8.3%;研发投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5.3%,占销售收入9.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集团已累计上市超过300款药物400多个品规,在行业内领先;全球每年使用齐鲁药品的患者达10亿人次;80余个创新药项目加速推进,全年9个项目获批IND,1类新药伊鲁阿克成功递交上市申请。
01创新驱动
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
齐鲁制药集团深耕科技升维创新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40多年来,集团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并坚持在国家医药产业体系中谋篇布局,以开放思维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进行精准角色定位,与国家需要同频,与世界医药产业动态与模式接轨。2014年以来,集团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上海建成4个创新中心,构建起以济南总部药物研究院为研发主体,上游与齐鲁制药美国公司、国内外创新研究公司相衔接,下游与各子公司研发部相衔接,涵盖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早期发现、开发、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研发体系。
集团斥巨资建成先进的各类科研平台和药物开发技术平台,目前拥有小分子药化精准设计平台、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组合(MabPair)、溶瘤病毒、ADC技术平台、纳米药物递送等核心技术平台;拥有业界先进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工艺开发、质量研究、产业化技术与平台。
近年来,齐鲁制药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高,由几年前占销售收入的5%—8%快速提到目前的8%—10%。集团研发投入从2017年的12亿元猛增到2021年的33.2亿元,行业领先。
02有温度的创新
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优质好药
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优质好药一直是齐鲁制药不懈的追求。齐鲁制药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高端仿制药的快速开发,贯穿企业快速发展的三十余年;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涉足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为齐鲁生物医药发展奠定基础;2000年以后,齐鲁研发向高技术领域药物延伸:新型给药技术药物、以抗体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药物以及创新化学药物;2010年以来,齐鲁制药在美国成立多个公司、加强国际合作,利用海外资源,开展创新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研究;进入“十四五”阶段,全面升维“科技齐鲁”,围绕“四个面向”,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在未被满足的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布局完善的产品线,实现以全球视野融入世界医药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
目前,齐鲁制药在研创新药物项目80余项,已有15项进入临床研究,到“十四五”末预计上市1类新药10-12个。齐鲁制药重点布局的多个肿瘤创新药物项目,均取得了鼓舞人心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为了解决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问题,齐鲁自2014年立项开发1类创新药物伊鲁阿克研发项目,并于2016年5月首次申报临床,于2017年10月首次公示启动临床。伊鲁阿克Ⅱ期临床研究总体结果入选了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壁报。该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伊鲁阿克对于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ALK融合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专家评价达到了“best in class”水平。2021年7月伊鲁阿克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在加强创新药研发的同时,齐鲁制药也大力布局非专利药研发。目前,齐鲁制药非专利药在研项目达200余个。从2017年至2021年,齐鲁制药生产的多款肿瘤首仿药物获批上市,包括吉非替尼(伊瑞可®)、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安可达®)及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苏远®)等药物,为国内肿瘤患者提供了质量过硬、可及性强的好药,极大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