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集采的度
让药械生态圈良性循环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一项好政策,在挤压虚高药价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政策落地中,由于人为理解偏差和操作不当,产生了一些问题,在规模空前的第五批国采到来之际,必须引起重视。
集采品种为何有供应不足情况
当前,药厂的经营理念变了,都采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先烧钱赚流量、后图发展。有的企业认为:“不中标就没有出路,亏损中标可能还有逆袭的机会。”因此,低价竞标,甚至低于企业成本价中标,中标后无法满足供应,因为供应越多亏损越多。部分中标者想用缓兵之策,期待落标者被淘汰后,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
供应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药厂确实产能不足。由于扩大产能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且制药行业扩充产能的政策许可周期比较长。同时,药厂也不敢贸然扩大产能,万一下一轮集采不中标,建设成本就可能打了水漂。因此,一些药厂的集采品种总是供不应求。
配送网络不均衡问题溯源
一是配送费率问题。集采配送费率正常为1.5%~3%,有的配送公司甚至零配送费配送,这也是“烧钱赚流量”的思维模式。
二是配送质量。有的配送单位走上层路线,中标药厂直接与药品经营集团签署全国配送协议,但这些单位在全国各地的配送网络分布不均衡,某些网络薄弱地区配送服务质量较差,影响了医院和患者的客户体验。一些比较小的单位配送能力不足,存储设施、冷链设备不达标,影响配送药品的质量。为此,笔者建议以地市级为单位,选择优质的药品经营企业承担配送工作。
付款负担转嫁担忧
集采招标政策要求,“医院按约支付,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天”。这项政策原本是促使医院及时付款,不少药厂要求配送单位为集采品种打预付款;医院则将付款负担转嫁到配送单位,比如医院按规定在30天内支付集采品种货款,又相应地推迟其他品种的付款时间。
不光是国采,之前的地方集采,在规定配送费率、配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出了医院的付款周期。但在执行中,医院和监管机构只对配送企业提要求。有些医院甚至在货款支付方面相互比差,以致付款周期越来越长。
按时付款是一个诚信问题。医院的一言一行代表地方政府,有些医院拖延付款,原因在于医保资金拨付不及时,因此,提高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是当务之急。
经营企业生存挑战
通过集采招标,药品单价大幅下降,这是好事,也是集采的目的,但药品经营企业将面临极大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能否拿到集采品种配送权。随着国采品种向少数药厂集中,配送单位相应减少,失去配送权的经营公司,规模将一落千丈。
即使保住了配送权,在相同配送数量、甚至配送数量小幅增长的情况下,经营公司的销售规模也会大幅下降,因为配送数量增加的幅度远远不及国采品种降价的幅度。同时配送费率由之前地方集采的5%~5.5%降到国采的1.5%~3%,毛利额绝对值下降,加之付款周期明降暗升,财务费用增加,药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随着国采进一步推进,未来一批药品经营企业将会淘汰、消失。
集采政策还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规定药品可由中标企业直接配送到指定医院。试想,随着国采品种范围不断扩大,中标品种供应量高度集中,中标企业完全可以将品种直接配送到医院,与医院直接结算货款,这时,药品经营企业何去何从?
地方集采拼降辐
有些地方集采不进行调查研究和招标设计,没有把握好度,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比如某个品种招标前单价为100元,华东率先集采的中标价40元,可谓成绩斐然。接着华北集采,同样的品种,中标价只有20元,这不是打华东的脸吗?于是,华南集采的时候吸取教训,规定该品种投标价不得高于或必须低于其他地方的中标价,价格越招越低。
虽然招投标法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企业成本的价格投标,否则该投标无效,但执行效果各地不一。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中标企业亏损,相关部门工作要进一步做细,利用集采方式,管控药价。
“医药分开”治本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差错,这也是改革创新的成本。相关部门应当及时优化招标采购政策落地思路,及时修正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集采才能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为医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针对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线上议价采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集采的关注点是价格,但不能只盯着价格。药品质量、供应保障、配送服务也是集采的重要组成部分。
2.集采不要只盯着配送单位,更要关注厂家和医院。配送单位只是桥梁和纽带,厂家和医院才是真正的供需两侧。
3.把好集采的度。不要竭泽而渔,而应放水养鱼,让药械生态圈良性循环。
4.加强诚信建设,严格按国家、省政府关于药品、耗材招投标关于货款支付的相关政策执行,改善医保的资信环境,取信于民。
5.平衡各方利益,药品、耗材生产企业、配送企业、使用单位各司其职,营造良好的生态圈,各个环节合力为医疗健康事业做贡献,集采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不能就价格论价格,而应采取治本之策——医药分开,彻底铲除医院、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将药品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让药厂在市场上自由、充分、公平竞争。
当然,医药分开也不能解决药价虚高的所有问题,一些独家、垄断、短缺、进口等品种,无法得到充分竞争、价格不合理的品种,仍然可以采取国谈、国采等方式解决价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