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全国政协召开“基础研究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座谈会,会议强调,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和产业创新的源头,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打基础、利长远,才能永远保持转化创新能力,为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一直以来,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等因素,长期困扰基础转化升级突破。业内普遍认为,优化发展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鼓励重点区域先试先行发挥引领作用,才能推动基础研究事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缩短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周期
国家21部委联合发布《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明确提出:加快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免疫治疗、新一代基因测序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到2022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为医药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和韶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19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继承认为,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深化发展,通过转化医学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已经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PD-(L)1抑制免疫负调控机制、氧感知通路等基础研究,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奖肯定,更是临床和产业转化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很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基础医学向新药临床的转化探索。然而,即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很多疾病如肿瘤、炎症等,仍然无法战胜,一些比较重要的肿瘤如肺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死亡率依旧很高。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更快、更好地将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无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洪渊表示,药物是从分子水平上作用于组织的,所以无论是机制研究、靶点选择、药物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等等,整个产业转化周期非常长。“现在随着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的突破,比如微流控技术应用,有一些临床试验可以用非临床试验进行验证,这就可以大大缩短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的周期。”
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指出,国内的高校、研究所的基础研究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对于产业界而言,应当更加积极的加强早期研究的产业链合作,通过优势互补,缩短原创、前沿技术的产业转化周期。“对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当更有针对性的做出研究和转化布局,比如干细胞、CAR-T、基因治疗等,我们完全可以快速跟随,做出改良式创新。”
聚焦原创改善“软环境”
转化医学是当前国内外医学界的热点,它的核心观点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临床发现问题,实验室研究问题,然后再应用于产业链。科学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个体基因组信息与疾病体细胞突变信息,经药物靶向治疗,提高疗效或降低副作用,以求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通过融合多学科、跨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优势,转化医学领域如今在慢性炎症性疾病、血管生物力学、神经退行性疾病、淋巴细胞发育机制,甚至心血管病、糖尿病、遗传性耳聋等方面,国内均开展了诸多有价值的探索应用。
以暨南大学为例,由该校李晓江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为开发治疗亨廷顿舞蹈病的新手段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可用于干细胞治疗等手段的临床前评价,推动医药研发产业转化。
李晓江告诉记者,中国和欧美之间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差距正在快速缩小,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研究机构硬件条件已经不比欧美差,甚至有一些国内很好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远比欧美一般的实验室要好。同时,需要看到,除了硬件环境之外,“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对于美国NIH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国内科研基金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国内很多项目都是只支持3年,但美国都是支持5年。”李晓江表示,在扶持青年科研人才方面,国内有很多项目政策值得称赞,但是青年人才提拔“唯论文”的评价思路有待调整。
魏于全进一步指出,在转化医学方面,部分领域仍然值得加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以CAR-T细胞治疗为例,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积极布局,部分产品也推进到了临床试验,但原创技术依然缺乏,围绕新靶点、新用途,如何更安全、更有效的使用这一技术,依然有很多工作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