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政策出台后,原料药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不合常理的怪现象,一些原本不起眼很便宜的原辅料一夜之间价格暴涨,就连知名企业的成品药也断了档,即使是基药中标品种也难逃厄运,不得不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或提价或废标。
低价药政策原本是为了补充或丰富基药目录,每天用量西药3元、中药5元,加大这些成熟的低价药生产,可以让广大老百姓用上更多价廉质优的药品。很多老百姓熟悉的普药因为是国家医保品种,价格偏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调过价格。
瞄准低价药原辅料
可是市场弄潮儿,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药品经营的商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从一些低价药原辅料入手,特别是那些制剂批文多、原料批文少的原辅料,在原辅料企业没发现门道之前,或趁原辅料企业缺乏资金时,用强大的资金实力,以或经营或直接买断方式,拿到某些原辅料的经营权,垄断某些原辅料市场。
一开始,这些人的市场操作很霸道,直接委托一家或两家制剂企业生产,全面控制某些制剂的销售,而后直接提价,使某些原辅料一路疯涨,以获取暴利。当国家发现这种不良势头后,相关部门给予严厉制裁和惩罚,他们的行为才有所收敛。
但风声一过,他们又死灰复燃,换副马甲又披挂上阵,因为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而且处罚金额仅仅是获利中的一小部分。不过,这次他们学乖了,为了避嫌,在依然控制某些原辅料的基础上,在国内东西南北中部地区各选择一家制剂厂生产,但成品销售权依然掌握在手中。这样似乎既逃脱了垄断嫌疑,又降低了自己的配送成本,中间的毛利一点也没少,只是手段更隐蔽。
同时他们还借产品销售建立了一支全国销售队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听闻政府要采取措施,他们马上蛰伏,静观其变,停止所有生产线,但涨上去的价格不会掉下来,造成市场有价无货。
炒作原辅料歪风未退
很多制剂厂因为某一味原料而停工待产,购进原辅料吧,价格高得吓人。之前,用于感冒药生产的原料药就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价格从每公斤200多元一路涨到每公斤20000元,就是因为人为炒作,这让医药人想起了十多年前中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疯长的案例,但那多少还有点市场因素。
这股炒作原辅料的歪风还没有退去,虽说被垄断的原辅料可能在成品的所有原辅料成本中不占多大比例,但企业没办法,难道就为了一味原辅料而停产?制剂厂可能会咬咬牙,满足其贪婪之欲,这些人正是抓住了大多数制剂厂老板的心理。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让这些人逍遥法外,他们的行为已经危及生产企业生存,影响社会形象,最终还会影响国家医保费用开销。好在政府层面已经认识到,这种原辅料垄断行为给企业、社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到了必须从源头斩断的紧要关头,必须出台严厉政策,一经查实,予以重罚,罚到他们倾家荡产。如触犯法律法规,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还医药市场一片洁净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