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用药市场一直被誉为“黄金赛道”,如今在眼底病的细分领域又迎来了新的市场竞争者。
日前,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成人患者。
同日获批的还有罗氏的眼科注射双特异性抗体法瑞西单抗,用于治疗DME。
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共有5款眼底病抗VEGF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单抗类有罗氏/诺华的雷珠单抗、诺华的布罗鲁珠单抗;融合蛋白类有拜耳/再生元的阿柏西普、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双靶点药物有罗氏的法瑞西单抗。
此前,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三款药物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诺华的雷珠单抗上市最早,2012年1月在国内获批。随后是2014年上市的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2011年美国获批的拜耳阿柏西普,2018年才正式进入中国。
市场普遍预期,随着齐鲁制药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和罗氏新药法瑞西单抗在华获批上市,我国VEGF药品市场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生物药专利到期
国产生物类似药竞跑入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糖尿病发病率及电子产品使用时长不断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眼部疾病患者的人数将持续上升,眼科用药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米内网数据显示,眼科用药在2019年突破百亿规模,2021年销售额接近120亿元。有数据预测未来眼科药物整体市场规模可达千亿。
我国以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主的眼底病治疗需求巨大,疾病负担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高表达与这些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抗VEGF药物成为nAMD和DME的一线治疗选择。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是拜耳和再生元联合开发的一款VEGFR-Fc融合蛋白,可同时阻断VEGF-A、VEGF-B 以及PIGF,作用靶点更广;可更有效地结合VEGF二聚体;同时它作用时间更长,具有更持久的疗效。
在医保助力下,原研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快速上涨。米内网数据显示,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销售额2022年达到7.7亿元,2023年上半年增长率为42.07%,销售额为5.6亿元,成为眼科用药TOP3产品。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阿柏西普在中国市场还在高速增长阶段,如今,齐鲁制药拿下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国产首家获批,且目前暂无其他国内药企提交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上市申请。
行业观点指出,在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相似的前提下,国产药物的渠道优势和价格优势,齐鲁制药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有望能与拜耳的阿柏西普原研生物药分庭抗礼,在竞争中分走一部分市场份额。
随着越来越多的原研生物药专利到期,在临床需求、医保控费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在眼底领域,随着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的专利相继到期,国内外生物类似药研发进入竞跑阶段。
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研发方面,海外共有九款处于临床阶段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在研,在中国共有四款处于临床及以后阶段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
全球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研发竞争格局(安信证券)
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方面,FDA于2021年9月批准了渤健/三星Bioepis联合研发的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SB11。今年1月,齐鲁制药提交的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QL1205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受理。
在国内药企中,齐鲁无疑是细分领域的重要布局者。
齐鲁制药于2019年12月拿下国内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后,犹如掌握了生物类似药“通关”密码,并持续开发新的产品。
除了近期获批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以外,齐鲁制药还有6个生物类似药等待获批上市。其中,地舒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冲刺国产第3家;注射用罗普司亭、注射用依那西普、帕妥珠单抗注射液、雷珠单抗注射液等5个生物类似药均为齐鲁制药首家/独家报产,有望首仿上市。
齐鲁制药待批生物类似药
眼科黄金赛道
新型生物制剂增速迅猛
抗VEGF药物是眼科药物销售的核心动力。
除了生物类似药争抢原研药市场,新型生物制剂增速更加迅猛。在全球市场中,老一代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雷珠单抗)正受到新一代创新药(双抗等)的冲击,罗氏法瑞西单抗自上市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球销售额占比已快速达到5%。
12月18日,NMPA公示罗氏递交的法瑞西单抗注射液已正式获批。此前10月28日,法瑞西单抗被美国FDA批准第三项适应症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至今法瑞西单抗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用于治疗nAMD、DME及RVO患者。
除了已经在国内上市的抗VEGF眼科药物之外,今年8月2日,CDE网站显示,诺华研发的布西珠单抗(雷珠单抗升级版)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布西珠单抗是VEGF-A单链抗体,于2019年10月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wAMD。2022年3月,布西珠单抗扩大适应症至DME。布西珠单抗的优势在于注射频率为每3个月1次,给药间隔长于雷珠单抗(每月1次)和阿柏西普(每2个月1次)。
另外还有一些临床在研的药物,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信达生物的IBI302和荣昌生物的RC28-E,也是国内进展最快的双靶点抗VEGF产品。
在眼科领域,信达生物双靶候选药物数量较为丰富,布局了抗VEGF-抗补体双靶点药物(IBI302)、抗VEGF-A/Ang-2双特异性抗体(IBI324)及靶向VEGF-A和VEGF-C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IBI333)。近期,信达生物公布了IBI302治疗nAMD的临床2期数据,以及IBI324治疗DME的临床1期数据,分别展出了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RC28-E是荣昌生物开发的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可同时阻断VEGF和FGF家族的血管生成因子,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血管异常生长。目前,RC28-E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wAMD)、DME进行Ⅱ/Ⅲ期临床研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处于Ⅱ期阶段。
制药领域的竞逐是惨烈的。“前有追兵,后有来者”,让眼科用药的“一哥”之争,日趋白热化。
根据米内网数据,目前,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是国内用于治疗眼底病的VEGF抑制剂“三巨头”,近三年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而阿柏西普爆发力十分强劲。
近三年眼科用药TOP5品种及销售情况
今年上半年,“三巨头”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继续高居前三位,上半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40%。
2023H1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眼科用药TOP5产品
康柏西普是康弘药业的业绩支柱,其当年在国内市场获批上市不仅填补了国产湿性眼底黄斑变性药品的市场空白,还一举打破了国外医药巨头诺华等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
2017年,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均纳入医保,雷珠单抗的销售额于2018年首次超10亿元。2020年和2021年,康柏西普的销售额反超雷珠单抗,这也成了国产VEGF创新药实现市场“超车”临床替代的经典案例。随着2019年,拜耳的阿柏西普进入医保目录,眼科VEGF药品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价格方面,德邦证券在研报中统计,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的2023年医保支付价分别为3452.8元/支、3950元/支、4100元/支,前两家的获批适应症都是4个,阿柏西普为2个。
如今,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新型生物制剂法瑞西单抗已悄然登台,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布西珠单抗正在轮候上场。这些产品上市后,势必会对国内抗VEGF眼科药物市场造成冲击。彼时,哪款药物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将持续关注。
本图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