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较为常见于胃(60%)及小肠(20%~30%),也可见于结直肠和食管,少见于大网膜、肠系膜及腹膜后腔(胃肠外GIST),所有GIST均有恶性倾向,且约10%~30%为恶性肿瘤。GIST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年发病率约1~2.2/10万,所有年龄均可患病,平均发病年龄约60~65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
胃肠间质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因其他原因行内镜检查时发现。患者是否会有症状主要取决于间质瘤的大小以及位置,一般而言,如果肿物很小,长在胃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肿瘤很大,长在贲门或幽门时,就会产生梗阻症状,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肿瘤进一步长大,可以发生破溃出血,患者出现腹痛、黑便,呕血,导致贫血,进一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表现。
生活方式对于胃肠间质瘤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有研究显示吸烟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间质瘤,烟雾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肠间质瘤的病因之一。
此外,食用霉变食物也可能是造成胃肠道间质瘤的原因,霉变食物中的产毒真菌,会产生很多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对胃肠道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预防胃肠道间质瘤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至少两年做一次胃肠镜的检查,不仅可以预防、筛查胃肠道间质瘤,还对胃癌、结直肠癌的早查早筛有重要意义,45岁以上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尤其适用,高危人群甚至半年就需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