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发现、诊断变得方便,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但目前临床上尚无可以治愈HPV感染的药物与方法,但有部分药物能加速或提高HPV转阴率。临床常用的药物多为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作用机制多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机体的免疫机制、抗病毒及抗代谢等。
干扰素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其侵入机体后可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其中细胞免疫在抗病毒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从而发挥其抗HPV感染的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临床治疗HPV感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核心成分干扰素是一种多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等作用。局部应用干扰素可促进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产生抗病毒蛋白,强化NK细胞对病毒的杀灭活性,同时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5-氟尿嘧啶
5-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物,是通过影响人体代谢功能而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在治疗HPV感染、逆转上皮内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氟尿嘧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对宫颈CIN2具有确切疗效,对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5-氟尿嘧啶可以作为无创伤性治疗的一种选择。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是从红色诺卡氏菌中提取的,主要成分是诺卡氏霉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和黏肽,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强机体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提升巨噬细胞的抗癌活性,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灭杀肿瘤细胞以及病毒的能力。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主要是由JB蛋白和卡波姆构成,JB蛋白与HPV的结构蛋白相互作用,破坏HPV的蛋白结构,使其失去活性,随后卡波姆包住失去活性的HPV使其排出,同时修补创面。
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HPV感染的机制大多是通过降低病毒负荷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毒能力,改善局部免疫微环境,达到清除HPV感染的目的。
至今为止,临床治疗HPV感染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HPV的药物及方法,且没有针对HPV持续感染患者的治疗指南,仍需更加科学的研究干预治疗HP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