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中国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达71万,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一项刊发在《中国肺癌杂志》的研究曾统计过南京市胸科医院1996年到2005年10年间的肺癌病例,发现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下降,后5年中小于50岁的病例数较前5年有明显增加。
肺癌不只是吸烟人群的“专利”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然而肺癌却并非吸烟人群的“专利”。吸烟引起的大多是鳞癌和小细胞癌,如今不吸烟的腺癌发病率增高,大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是重要因素。另外,装修工人、矿井工人等长期在灰尘中工作的人群和被动吸食二手烟的人群都属于可能罹患肺癌的高危人群。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很多方面都会对肺癌的产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吸烟是引起肺癌常见的原因。同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高20倍。吸烟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并且与吸烟的初始年龄、时间长短、吸烟量等因素相关。
2、职业接触。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中存在氡气、砷、铍、镉、铬、镍、石棉、煤烟、烟灰、二氧化硅、甲醛等致癌因子,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3、空气污染。燃料燃烧和烹饪产生的室内污染,以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室外污染,均为肺癌的危险因素。
4、饮食与营养。喜欢吃煎、炸、烧烤食物,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5、电离辐射。肺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6、遗传与基因。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基因突变,在肺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7、既往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会增加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8、其他。病毒感染(HIV、EB病毒)、慢性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结节病等),也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目前,在很多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中,都在提倡精准治疗的理念,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更不例外。随着肺癌系列致癌驱动基因的相继确定,肺癌分型已经由单纯的病理组织学分类进一步细分为基于驱动基因的分子分型。基因检测为肺癌筛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精准地锁定高危人群并判断其癌变情况,也有助于提升早筛的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