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AC)已经被临床广泛使用。然而,大约37%的患者未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因此早期和准确预测肿瘤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对治疗管理至关重要。对比增强(CE)MRI是最值得推荐的新辅助化疗反应评估成像,在新辅助化疗之前、期间和之后均可使用,在CE-MRI上测量的肿瘤大小是最常用的新辅助化疗监测参数之一。动态CE-MRI可提供功能性血管灌注参数,但重复进行的强化MRI增加了检查时间和成本,同时增加了钆在肾脏、大脑、骨骼和皮肤中沉积的风险。
通过扩散加权成像(DWI)量化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已经被用于乳腺病变的定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表观扩散系数是监测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一个有前途的成像生物标志物。在一个和两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表观扩散系数的增加可以一定的预测病理完全反应(pCR)。
合成MRI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同时对多种参数(T1/T2/ PD)进行量化,这比传统检查方式的扫描时间短得多。合成MRI在常规神经成像、腰椎间盘退变评估[和前列腺癌分级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在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和期间前瞻性地进行了DWI和合成MRI扫描,并对上述平扫定量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并建立了一个结合临床信息的用于早期预测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的模型。
本研究从2019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在新辅助化疗第一个周期(n = 102)和第二个周期(n = 90)之前和之后,对一个患有乳腺癌的主要队列进行了乳腺MRI扫描。获得肿瘤大小、合成弛豫度(T1/T2弛豫时间[T1/T2]、质子密度)和表观扩散系数,并计算了治疗后的变化。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建立预测模型,使用鉴别力、校准和临床应用进行评估,并与Delong测试、净重分类(NRI)和综合鉴别指数(IDI)进行比较。于2021年2月至6月对35名患者的独立队列进行了外部验证。
在初级队列中,所有参数在早期治疗后都发生了变化。与非MHR(Miller-Payne G1-3)相比,主要组织学反应者(MHR,Miller-Payne G4-5)的合成弛豫度下降程度更大。一个结合了治疗后表观扩散系数、T1和肿瘤大小变化以及癌症亚型的模型在第一个周期(初级/验证队列,0.83/0.82)和第二个周期(初级/验证队列,0.85/0.84)后达到最高的AUC。不同周期和尺寸测量序列的模型之间没有发现AUC(p≥0.27)、NRI(p≥0.31)和IDI(p≥0.32)的差异。模型校准和决策曲线分别显示了良好的适用性和临床效益。
图一位61岁的女性,右乳B型浸润性导管癌(HER2+)亚型的非主要组织学反应(非MHR)。在CE-MRI/T2WI/DWI序列上分别测量,新辅助化疗前肿瘤大小为35mm/32mm/36mm,第一个周期后为31mm/29mm/28mm,第二个周期后为31mm/29mm/28mm。平扫的参数标注在相应的图像下面。第一周期后T1的变化为8.1%,第二周期后为11.4%。在CE-MRI/T2WI/DWI序列上测量的肿瘤大小的变化在第一周期后为11.4%/9.4%/22.2%,在第二周期新辅助化疗后为11.4%/9.4%/22.2%。第一和第二周期MRI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0.827和0.964 × 10-3 mm2/s)。用表3中的模型公式计算后,结果表明有明显反应的可能性很弱。新辅助化疗完成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瘤床内有大量浸润性癌肿残留,在Miller-Payne(MP)分级系统中为1级(苏木精-伊红染色;原始放大率,×100)
本研究提示,合成弛豫时间的早期变化可反映原发性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反应。一个结合了T1和肿瘤大小变化、新辅助化疗后表观扩散系数和癌症亚型的平扫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一个周期的病理反应。
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