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在许多瘤种和环境中对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了评估,包括疾病的筛查、诊断、检测残留病灶、指导辅助治疗、检测复发、监测治疗反应、确定突变谱和识别耐药机制。肿瘤DNA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被释放到血液中,包含与肿瘤起源相同的表观遗传和遗传信息,可通过无创方法对其进行检测。肿瘤DNA的检测主要有2种方法:(1)肿瘤已知(tumor-informed)分析,该方法需要进行先验肿瘤分子分析(antecedent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tumor);(2)肿瘤未知(tumor-uninformed)分析(也称为肿瘤不可知分析或纯血浆分析,tumor-agnostic analysis),包括基于突变基因组的分析、甲基化和/或片段分析。
在局限性结肠癌中,目前的标准治疗是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对于I期和低风险Ⅱ期结肠癌不采用辅助化疗,但有5%~ 10%的患者复发。而对于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尽管使用了辅助化疗,但无病生存改善甚微,总生存期(OS)无改善,复发风险为30%[1-3]。辅助化疗可改善Ⅲ期结肠癌患者的OS,然而,40%的患者即使无辅助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能治愈,30%的患者可在有辅助治疗的情况下复发[1-3]。因此,特别是在Ⅱ期和Ⅲ期结肠癌中,我们有机会对将要受益的患者加强治疗(提高治愈率),对不受益的患者减少治疗(降低治疗相关毒性)。
肿瘤DNA可在大约5%~30%的Ⅱ~Ⅲ期结肠癌术后患者检测到,在许多观察性研究中显示了强大的预后能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GALAXY研究(属于包括三项试验的CIRCULATE-Japan项目)的结果,最近在2022年ASCO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公布。CIRCULATE是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应用肿瘤DNA以指导结直肠癌的个体化辅助化疗。其他观察性研究报告了类似的结果,如表1所示,包括Ⅱ期(Tie等)和Ⅲ期(Taieb等,来自法国IDEA试验的患者)。
结肠癌的辅助化疗该怎么用,可是个一直都在争论的话题,辅助化疗的用药时长,才开始从6个月缩短到3个月。但是,哪些结肠癌患者需要化疗呢?最新在ASCO和NEJM上发表DYNAMIC研究,回答这一问题。
DYNAMIC研究,就是一项专门针对II期结肠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入组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化分组,分别分配到“肿瘤DNA指导管理组”和标准管理组,标准管理组的辅助化疗策略仍和当前临床一致。
而肿瘤DNA指导管理组的所有结肠癌患者,都在术后第4、第7周接受肿瘤DNA检测,基于这两次检测的情况,医生会决定是否使用辅助化疗:阳性患者接受氟尿嘧啶单药或含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阴性患者则不接受辅助化疗。
研究主要终点是两组结肠癌患者24个月时的无复发生存(RFS)比例,关键次要终点是实际接受化疗的患者比例,截至本次报告数据时,全部441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已超过3年(37个月)。
DYNAMIC研究整体设计
从实际的治疗模式来看,肿瘤DNA指导管理组只有2例结肠癌患者未按检测结果进行治疗(1例阳性患者未化疗、1例阴性患者接受化疗),而两组总体的化疗比例分别是15%和28%,肿瘤DNA指导管理组比标准化疗组显著更低(相对危险度/RR=1.82)。
要让患者少化疗,生存获益不能少,而肿瘤DNA指导管理组就做到了这一点:两组患者的2年RFS率分别为93.5%和92.4%,达到预设的非劣效性终点,3年RFS率则分别是91.7%和92.4%,肿瘤DNA指导管理组都与标准管理组没有显著差异。
两组结肠癌患者的RFS情况
此外从肿瘤DNA指导管理组的数据来看,术后第4、第7周检出肿瘤DNA,也确实是不利预后的因素,45例检测阳性的结肠癌患者中已发生8例(18%)复发或死亡,比例显著高于肿瘤DNA阴性患者的6%,阳性患者3年RFS率也较低(86.4%/92.5%);同时与此前研究的结论类似,原发肿瘤分期为T4也是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
肿瘤DNA检测阳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
总而言之,两次肿瘤DNA检测,能让近一半结肠癌患者免于辅助化疗。这项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指南对肿瘤DNA检测的推荐水平,甚至肿瘤DNA检测可能成为临床标准检测方法之一。以 肿瘤DNA 为指导治疗 II 期结肠癌的方法减少了辅助化疗的使用,而不会影响无复发生存期。
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