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交易 遏制不良竞争
第85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交易会在南京召开之际,10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原料药领域的垄断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规定,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原料药市场的竞争秩序,预防和制止原料药领域的垄断行为,促使原料药行业在合理、有序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产销垄断屡见不鲜
曾几何时,个别控制原料药的生产厂家为了谋取暴利,纵向通过合同条款规定下游企业转售价格等方式的垄断协议,或者横向联合其他生产企业达成采购、销售、投标等垄断行为造成部分原料药价格不正常疯涨。以扑尔敏为例,由每公斤400元左右转眼间涨到每公斤23000元左右。尽管监管部门下力气处罚了部分企业,仍有一些企业采用不明显的方式垄断原料药产销,获取不正当利益。如何遏制相关企业对原料药的垄断,使原料药经营处于良性状态?《指南》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原料药市场秩序,要求企业谨慎经营,让原料药价格处于平稳状态。
近年来,原料药企业垄断生产、销售的现象屡见不鲜,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原料药暴涨事件,导致一些药品停产,临床使用短缺。原料药作为药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其价格波动不仅影响终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也使部分制剂产品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企业为什么要垄断原料药生产?原料药批文难拿导致很多原料药品种的生产企业为数不多,这只是其一。随着国家对环保的监控力度加大,有些企业中途停产。品种的稀缺性导致个别药企无视国家相关法规而变相涨价。然而,我国很多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如石油、电力、电信等,这些行业为什么多处于良性竞争环境?除了国家监控外,笔者不从道德角度“绑架”企业,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就要讲质量、讲良心、讲有序竞争。因此,原料药企业也要自律、自强、自省,为原料药品种、市场谋一个好前景。
查找深层次原因
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和关联评审等国家政策相继出台,关乎原料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原料药生产企业应在原料药的稳定性、杂质、晶型、粒径、溶解度等各方面参数上下功夫,进而提升制剂产品质量。资料显示,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接近全球原料药市场20%左右的份额,诸如维生素、氨基酸、解热镇痛类等,如果原料药企业研究的是如何谋取暴利,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提升产品质量上,企业前景堪忧。
《指南》的出台,试图通过法治手段加大原料药和药品领域垄断执法力度,维护原料药和药品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显然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效用。政府实行垄断价格管制、许可进入等手段都会限制不合规的原料药企业的不法行为。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考虑垄断的深层次原因,诸如药企试图通过控制原料药价格达到自身制剂产品的高利润,或者原料药代理商操纵市场等因素导致一系列不符合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另外,监管部门不妨在国际原料药环境、成本调查、信息披露等方面给予企业快速积极的指导,便于原料药企业及时掌控原料药动态。同时,治标还需治本,政府应当会同监管部门遏制制剂产品不良竞争风气和虚高价格产生。
还好,近两年有利于原料药企业的政策已经出台。去年相继有两部《意见》对原料药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一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原料药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基本要求都做了明确表述;另一部是国务院印发的《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明确以最严的标准查处原料药和制剂领域垄断、价格违法等行为,坚持从重从快查处,建立监管、公安、税务、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指南》的最终目的是让原料药企业健康发展,而阳光交易是药企生存下去的根本,只有摒弃“垄断”心态,企业才能走上良性经营的健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