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企业IPO风险识别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企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330亿元,预计于2026年进一步增长至19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6%。
纵观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发展的十几年,告别了初步探索和和野蛮生长,资本对互联网医疗的投资热度逐步趋于理性,政策的支持也使互联网医疗行业持续规范性发展。
本次疫情中,互联网医疗基于其线上问诊,送药上门等服务减少了患者外出感染的风险,打破了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缓解了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短期内流量迅速增长。国家相关部委今年也多次发文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在政策加持与疫情催化下,我国互联网医疗企业仅在今年前三个月就新增企业超过1.1万家。疫情推高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整体估值,不少头部企业已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加之去年科创板的开板,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企业IPO提供了新出口,进一步加速了相关企业上市步伐。
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医疗企业IPO的相关风险,以期为该类企业成功上市提供参考。
维持用户信任度
互联网医疗企业通过搭建综合平台,将用户与医疗健康提供商联系起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定制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并以此建立品牌和声誉。
客户对平台的信任度是企业成功立足的关键。在互联网企业搭建的生态系统中,对于医生团队、医院网络、医疗业务提供商、平台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做出的任何负面评价,均有可能对企业品牌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产生现有及潜在客户或业务合作伙伴流失的风险,必然会对企业的经营、财务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维持出众的客户体验以及拥有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的能力,包括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大服务及产品的广度以满足不同客户需要,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完善客户保障措施等。
预判市场竞争程度
尤其是疫情催化下,我国互联网医疗企业数量激增,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安好医生上市后,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头部企业也纷纷传出上市消息,但迟迟不见动静,盈利困难一直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痛点。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2019年净亏损为7.47亿元,近五年的财报中尚未实现过盈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用户没有形成线上就医的消费习惯,用户黏性不强,导致互联网医疗企业花费大量营销成本,此次疫情为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庞大流量或能让企业们减少营销支出。
另一方面则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不仅是简单地将线下就诊模式搬到线上,更多要看是否能获得患者和医生的信任和认可,能否通过监管,能否接入医疗服务体系。
数据安全保护问题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的内容,任何未经权利人允许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进一步加强了个人信息的保护,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了依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也规定,互联网医院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为三级,互联网医院应妥善保管患者信息,不得非法买卖和泄露患者信息。
一方面,任何导致用户数据未经审计而泄露的系统故障或者安全违规,都会损害企业声誉并因此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面临潜在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企业私自搜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等行为,也可能面临违法风险。
企业首先应当知悉我国关于管理收集、使用、披露及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其次要做好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技术,维护数据安全。
技术迭代风险
互联网医疗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极大,几乎完全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服务。而信息技术的特点是更新换代快,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持续创新,不断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改善并增设系统内置功能,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资源,包括增加全新硬件、更新软件以及招募和培训心得工程人员。若相关企业未能及时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则可能对业务、经营等产生不利影响。
医生管理难题
《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医疗机构执业的医生必须持有执业许可证,且仅可在许可证列明的指定医疗机构于指定范围内执业。若平台医生于规定范围外执业,医生可能受到相应处罚,最坏的情况,可能吊销许可证。若医生被相关部门发现在允许范围外执业受到处分或吊销执业许可证,企业可能面临无法继续聘用该医生提供服务,进而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规定,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师、护士应当能够在国家医师、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到,医疗机构应当对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进行电子实名认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规定,对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等级范围或者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可吊销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若企业不能妥善管理医生的登记事项,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或在最坏情况下吊销企业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一项踩线,均可能会对企业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互联网医疗管理的其他政策风险也必须提前吃透,做好风险管理,并对企业企业自身业务的规范性。
医疗责任索赔风险
互联网医疗企业对自有医疗团队以及外部医生的医疗责任承担索赔风险。
不仅传统的医患纠纷在互联网诊断中依然有存在的可能,而且在医学检验报告互认互通方面,权威实体医院之间也还未实现。医生根据患者远程上传的检验报告进行诊疗,一旦出错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会给互联网医疗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
此外,针对医疗纠纷如何解决亦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例如,对在线诊疗发生的医疗纠纷的管理和管辖权如何分配,医疗责任如何任鉴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若出台对企业经营不利的法律政策,即使就业务涉及的风险投保,医疗责任索赔成功也可能会超越保险范围产生重大额赔偿金,从而产生巨大开支,对企业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声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结语<<<
互联网医疗企业优势明显,是线下医院很好的补充,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未来能否进一步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持续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应只是线上线下的“连接器”,更应成为用户和医疗健康提供者互动的“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