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62.8%
结直肠癌“新宠”靶向药增势猛
今年9月23日,十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计划到2022年,进一步完善癌症防治体系,提升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遏制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使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并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负担。
8月29日,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了日本大鹏药品(Taiho Oncology)的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治疗口服药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该药是2015年9月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型细胞毒类口服抗肿瘤药,由曲氟尿苷和盐酸替匹嘧啶复方组成,商品名为Lonsurf。
据中国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数据,2018年10月29日,CDE受理了正大天晴药业的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3.2类新药的上市申请,将是正大天晴首仿药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格局】
全球结直肠癌药物市场250亿美元
据医药咨询机构IQVIA Institute数据,2013-2018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总额逐年增长,至2017年已达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8.33%。预测202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超过2000亿美元。
2018年全球癌症年报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其中新发结直肠癌比例占10.2%,是继肺癌、乳腺癌之后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在中国,每年新发结肠直肠癌37.6万例,且大部分是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2018年,全球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市场为2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25%。主要品种是贝伐珠单抗、伊匹单抗、西妥昔单抗、雷莫芦单抗、帕尼单抗、瑞格非尼、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靶向药物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与全球医药市场的接轨,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强劲。但是,受经济条件及支付水平的影响,国内普通化药品种仍在临床占据主要地位。
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与人体基因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家族性特征。MLH1、MSH2基因突变将大幅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近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比过去10年间翻了一番。在人口老龄化、膳食模式变化、睡眠缺乏和体力活动减少的直接影响下,结直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有效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结直肠癌已迫在眉睫。
国内结直肠癌用药增长15%
近两年来,随着直肠癌、结肠癌的药物和手术治疗逐步规范化,我国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期都有很大提高。而随着更多规范化和更多有效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愈率正逐步提高。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结直肠癌治疗药物用药金额为84.7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5.07%。其中,12个进口药物用药金额为38.36亿元,占据45.28%。国内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市场已超过100亿元。其中,靶向药物是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安罗替尼、索拉非尼,化学药物是伊立替康、奥沙利铂、雷替曲塞、卡培他滨、替吉奥、氟尿嘧啶、乌苯美司、表柔比星、吉西他滨、斑蝥酸钠VB6等。
国产靶向药步入市场
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临床上的“新宠”。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结直肠癌靶向药用药金额为16.8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2.78%。单克隆抗体主要是安维汀和爱必妥。小分子靶向药物是呋喹替尼胶囊、瑞戈非尼片、安罗替尼胶囊、舒尼替尼胶囊和索拉非尼片。
2017年3月22日,拜耳的瑞戈非尼(Regorafenib,Stivarga)在国内获批。适用于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VEGF治疗、抗EGFR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2018年5月8日,NMPA批准了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福可维)。安罗替尼是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肾癌等实体肿瘤。
2018年9月4日,NMPA批准了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爱优特),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国产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长足迈进,推动了市场进步。
12月9日,NMPA批准了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为“安可达”,该药是国内获批的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品种】
1.替吉奥:齐鲁、恒瑞过评赢先机
2019年3月,齐鲁制药、江苏恒瑞两家的替吉奥胶囊通过一致性评价,从而在结直肠癌、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领域赢得了先机。
替吉奥胶囊属于新型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是日本大鹏研制开发的复方制剂。1999年日本批准替吉奥治疗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2001-2004年分别批准治疗结直肠癌、头颈部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爱斯万。目前,NMPA批准山东新时代药业、齐鲁制药、江苏恒瑞3家生产替吉奥胶囊,此外,批准齐鲁制药、福州海王福药生产替吉奥片剂。
替吉奥胶囊由细胞毒药物替加氟和调节剂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钾组成。目前,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化疗标准方案中均包含抗代谢物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替加氟。在日本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中,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替吉奥,治疗有效率达44.6%。根据 IMS数据,2018年全球替吉奥胶囊销售额约为3.8亿美元。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替吉奥用药金额为12.9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1.47%,国内总体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元。2019年一季度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替吉奥用药金额近3.3亿元,其中,山东新时代药业的“维康达”占据55.54%,江苏恒瑞的“艾奕”占据16.08%,日本大鹏药品的“爱斯万”占据14.21%,齐鲁制药的“苏立”占据12.96%,福州海王福药的“臻奥”占据1.20%。
2.奥沙利铂:国内总体市场超30亿元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3代新型铂类抗癌药。奥沙利铂由赛诺菲安万特在全球开发推广,商品名为Eloxatin(乐沙定)。1999年7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结肠直肠癌二线疗法药物上市,2004年在欧美确立了结肠直肠癌一线疗法的地位,2006年全球Eloxatin销售额达到21.27亿美元的顶峰。
在奥沙利铂专利期满和仿制药竞争下,2018年赛诺菲的乐沙定销售额为1.82亿欧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1.68%。奥沙利铂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已载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00年,江苏恒瑞率先开发成功奥沙利铂冻干粉剂,以商品名“艾恒”上市,同年,南京制药厂的“奥铂”上市。
截至2019年9月底,国内已有24家企业生产奥沙利铂,其中,冻干粉22家,注射液1家,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3家。奥沙利铂合用氟尿嘧啶-亚叶酸治疗结直肠癌方案已广泛应用,成为抗结直肠癌药销售排名前列品种,从而推动了奥沙利铂用药金额的直线上升。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奥沙利铂用药金额为11.0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7.96%,国内总体市场已超过30亿元规模。2019年一季度,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奥沙利铂用药金额近3亿元。赛诺菲的乐沙定主导市场,占据70.15%。国产品种中,江苏恒瑞的“艾恒”占19.71%,深圳海王药业的“艾克博康”占3.63%,辰欣药业的“辰雅”占2.40%,其它13家占据4.11%。
3.卡培他滨:国内市场40亿元左右
卡培他滨是瑞士罗氏开发的第一个口服氟代嘧啶氨基甲酸酯类抗肿瘤口服片剂,是治疗结肠直肠癌、乳腺癌的药物,1998年4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Xeloda(希罗达)。卡培他滨进入肠道内直接发生作用,其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且剂量调整灵活,顺应患者用药方式。2018年希罗达全球销售额为4.27亿瑞士法郎,该药上市已来已创下160亿瑞士法郎的收益。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卡培他滨用药金额为9.8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6.55%,国内总体市场规模约40亿元左右。2019年一季度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卡培他滨用药金额为2.46亿元,其中,罗氏占72.25%,江苏恒瑞占11.96%,齐鲁制药占9.87%,正大天晴药业占5.92%。随着国产药品一致性评价的通过、价格的下降及带量集采的优势,或将对罗氏希罗达的市场份额形成较大冲击。
4.伊立替康:恒瑞占据66.38%
伊立替康系日本第一制药于1994年开发上市的抗肿瘤药物。1996年美国FDA批准法玛西亚的伊立替康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Camptosar,现已是辉瑞旗下的产品。伊立替康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特效药物,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金标准”药物。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伊立替康注射剂用药金额为5.7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17.81%。2019年一季度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伊立替康注射剂用药金额为1.43亿元。其中,江苏恒瑞占据66.38%,原研药辉瑞的开普拓占据18.29%,齐鲁制药(海南)占12.40%,上海创诺制药占2.18%,海南锦瑞制药占据0.75%。
2018年5月15日齐鲁伊立替康注射剂进入审评中心,同年6月28日恒瑞的伊立替康注射剂提交了申请。据悉两者均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海正药业的伊立替康注射液也获得美国ANDA,如果弯道超车在国内上市,将形成仿制药5+1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