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日前宣布,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正式签订投资及全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建立赛诺菲在中国的首个全球研究院,这是继法国、美国和德国之后,赛诺菲第4个全球研究院。依托这一开放式创新平台,未来5年内,赛诺菲将每年投资2000万欧元(约1.6亿元人民币),围绕肿瘤、自身免疫类和代谢性疾病等三大重点领域,在中国开展基础研究、药物发现等一系列早期生物研究。
重塑早期基础研究能力
作为在中国科学与创新产业转化链条的重要布局,赛诺菲将依托强大的全球研发团队和平台,从理念上借鉴国际先进研发实验室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实际需求,整合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此举是赛诺菲又一项研发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赛诺菲对中国创新实力的认可,践行赛诺菲“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苏州工业园区聚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内核心的生物医药基地之一,有助于推动赛诺菲在中国持续开展新药的研究和开发,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加速器。”
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优质生物医药环境,赛诺菲凭借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经验,借力中国本地科研人才优势和生物医药政策,加速前沿科研项目的创新进程。同时,赛诺菲将寻求技术领先、深具潜力的生物制药创新项目开展合作研究、技术转化、项目孵化,携手各方,共同迎战中国乃至全球未被满足的重大医疗需求。
立足本土融入全球创新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汇聚近900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从前沿研究到成果转化、新药临床、生产、贸易等良性生态圈,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制高点。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表示:“园区长期致力于发展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端高新产业,逐渐成为国内最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赛诺菲是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在药物研发、疾病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独特优势,我们非常欢迎赛诺菲全球研究院落户园区,这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和升级。”
赛诺菲全球研究总裁刘勇军博士认为,中国新药研发在全球研发中占据越来越关键的地位,良好的政策环境、大量资本的涌入、高端人才的回归,使中国医药创新“遍地开花”,现在正是加码中国创新的最好时机。“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研究院,世界级的人才团队,不断提升赛诺菲内部研究能力,寻求未来医学突破,将本土创新融入全球研发战略,这也是我们对中国的长期承诺。”
对话<<<
打造国际一流研究院
问:赛诺菲在法国、美国和德国都有研究院,苏州全球研究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勇军:德国法兰克福的研究院聚焦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很有历史传统;法国巴黎的研究院主要聚焦肿瘤、免疫、神经、心血管四大领域;美国波士顿的研究院和巴黎很像,只是没有心血管领域,多了独有的罕见病“孤儿药”。苏州建设的全球研究院将招募30~50名顶尖科学家,围绕肿瘤、自身免疫类和代谢性疾病等三大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并由科学家和本土生物制药公司对接合作,和研究机构、大学院校携手推动科研项目。
问:在各研究院科学家和研发平台之间,赛诺菲全球创新资源和中国本土研究院如何联动?
刘勇军:赛诺菲在全球拥有约2400个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每一个领域的科学家约有八九百人,其他还有1000多人专注研发平台。中国本土科学家团队和全球研发平台连在一起,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合成、毒理、药代、药动、建模等工作,都由全球科学家团队协同参与。此外,中国研究院不是封闭的机构,而是开放的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完全有能力吸收中国的基础研究人才和协同创新研发工作。
问:肿瘤、免疫和代谢三大领域,国内人才竞争激烈,赛诺菲在资源投入方面如何考量?
刘勇军:基础研究必须长期投入,人才方面,现在中国有大量的海外人才回流,我们的人才招募也是面向全球的。30~50人的研究团队每年2000万欧元科研经费预算,对本土的小型基础研究团队已经是罕见的大投入,这笔费用将全部投入研究院各项目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不包括临床研究,也不包括外部的合作项目资助。
问:按照计划,研究院将在明年第三季度落成和投入使用,这是否意味着研发战略甚至团队核心人选已经明确?
刘勇军:赛诺菲全球研发战略非常清晰,全力冲刺Best-in-class和Frist-in-class,Me too和Biosimilar一定不会做,苏州的全球研究院也将践行这一战略。现在的首要工作是招募研究院负责人,这个人必须是国内外学术声誉响当当的杰出科学家,人选非常关键,大家静待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