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癌症防治工作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稳步朝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在2023年11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设定的主要目标加速迈进。在这一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头部跨国药企作为攻坚力量正以大癌种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国内癌症防治工作登上新台阶。
在近日收官的202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阿斯利康官宣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刷屏产业朋友圈的同时,其携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绿丝带肝癌早筛早诊计划”(简称“绿丝带计划”)也受到业界关注,该计划将充分利用上海在生物医药方面的集聚优势,推动医学科技成果实现价值转化,打造现代化诊疗生态模板。
据悉,该计划将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牵头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为主要牵头人,全面推动肝癌高危人群筛查、肝癌早筛新技术验证、肝癌规范化诊疗推广和大众疾病科普教育,助力我国总体癌症重要防治目标的达成。
肝癌极具“中国特点”
早诊早治是破题关键
众所周知,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50%[1]。另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在2022年,我国肝癌新发患者为36.77万例,居所有恶性肿瘤第四位,死亡人数31.65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2]。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肝癌从病因和生物学行为上都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与美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癌和日本丙肝相关肝癌不同,中国乙肝相关性肝癌占比更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近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为乙肝患者[3],巨大的乙肝携带者的人口基数成为肝癌在我国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也指出,肝癌有明确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乙醇)等[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提醒,肝癌的演变是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少肝癌患者都会经历肝炎转肝硬化,肝硬化转肝癌的过程。
而根据《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70%-80%患者确诊时已导致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5],这部分患者治疗棘手、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数据显示,2012至2015年,我国肝癌五年生存率仅为12.1%[6],远低于总体癌症生存率和其他消化道癌症[7]。此外,约有55%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8],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和日本仅约为15%[9]和5%[10]。
周俭表示,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肝癌患者一般都处于早期阶段,接受治疗以后效果更好,所以肝癌的早诊、早治非常重要。“实际上早在七八十年代,我国就非常重视肝癌的防治,也有不少肝癌专家提出了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改水、防霉、防肝炎。如今,健康中国行动目标也提出,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要达到46.6%[11],肝癌也不能拖后腿。”
创建肝癌早筛“上海模式”
“绿丝带计划”应运而生
可以看到,现阶段,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危险性不容小觑。在现有疾病背景下,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努力在肝癌早期各个环节及时阻断干预,是提升我国肝癌防治工作质量的关键,这也是应运而生的“绿丝带计划”所蕴含的深刻现实意义。
据樊嘉院士介绍,“绿丝带肝癌早筛早诊计划”将全面推动肝癌高危人群筛查、肝癌早筛新技术验证、肝癌规范化诊疗推广和大众疾病科普教育,探索将肝癌规范化诊疗的关口前移,从“重治疗”到“重筛查”,创建肝癌早筛的“上海模式”,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号召,助力我国总体癌症重要防治目标的达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
作为肝癌领域的领军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诞生了肝癌诊疗领域的多个“第一”,包括汤钊猷院士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领导了肝癌“早诊早治”,开创肝癌诊治新局面,使肝癌从不可治变成了部分可治等。此次,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开展“绿丝带计划”,意义和效应非凡。
周俭表示,中山医院有很多医联体,包括很多社区和医院,将借助与社区、医院的辐射,以及联合上海的其他的医院和社区一起来做这个工作。“我们首先在上海开展居民的肝癌筛查工作,以此来看5年的生存率是否有明显提高,进而形成上海的早筛模式,并推广到全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
当前,“绿丝带计划”已经处在谋划、运转阶段。作为参与支持方,在肿瘤领域深耕已久的阿斯利康同样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肿瘤业务负责人David Fredrickson表示,全球约一半的肝癌确诊病例都发生在中国,中国高度关注肝癌领域,这与“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绿丝带计划”非常重要,而且中国在肝癌治疗方面也有着非常优秀的专家。“‘绿丝带计划’旨在提高人们对肝癌的认识。同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早筛早诊,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创新型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实践,我们非常荣幸能与樊嘉院士共同合作这个项目。”
谈及参与支持“绿丝带计划”的契机,David Fredrickson回忆道,其去年9月与几位同仁来到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拜访了樊嘉院士并造访了中山医院,这也让其得以亲身了解他们围绕肝癌治疗所做的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高危肝癌患者进行筛查,在发现罹患肝癌的患者后,能够更早地治疗他们,从而助力打造肝癌早筛的‘上海模式’。如果这一模式能成功,那我们将有机会进一步探索将其推广至中国其他地区。”
聚焦关键瘤种创新疗法
持续巩固市场口碑地位
作为常年登顶中国市场营收榜首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对肿瘤领域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根据2023年财报,阿斯利康去年全年整体营收达到458.1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市场营收58.76亿美元,占比达13%。在2023年,阿斯利康的肿瘤业务收入更是增长21%,达到184.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有目共睹[12]。
David Fredrickson表示,一直以来,作为企业,阿斯利康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便是其在肿瘤领域的投入,致力于攻克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意义的癌种。“其中,消化道肿瘤便非常重要,尤其在亚洲范围内,这是我们的重点聚焦领域之一。”据了解,在肝癌、消化道肿瘤等关键领域,阿斯利康正在推进相关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扩展全球市场布局,以实际投入体现对这些领域的重视,助力改善相关患者的治疗获益和预后。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肿瘤业务负责人David Fredrickson
此外,David Fredrickson透露,目前阿斯利康也正在与世界各地的卫生部门探讨相关重要临床研究的批准事宜。“如果没有中国优秀研究者的参与和支持,这些无一会实现。”业界普遍认为,随着上海成为阿斯利康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以及其参与支持的“绿丝带计划”积极进展,阿斯利康将依托自身优势在肝癌等肿瘤领域发挥更大的引领性作用。
正如周俭所言,上海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优秀的医疗团队,在医学科研领域拥有众多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同步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中心迈进。“特别是中山医院、肝胆外科医院等医院的诊治水平应该是在国内和国际上领先的,尤其在生存率方面。以中山医院为例,近5到10年来,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64%。如果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经过手术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David Fredrickson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本次大会让其看到上海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上海将对全球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在业内看来,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正一如既往地瞄准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将立足上海这一创新高地,继续巩固其在肿瘤领域的口碑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