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有数据显示,约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中约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也有研究表明,与没有营养不良的患者相比,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5%,重度营养不良死亡风险增加则高达70%。
那么,肿瘤患者该如何早期识别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呢?哪些肿瘤患者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和治疗呢?营养治疗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2021版中国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中国肿瘤学会(CSCO)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怎么说。
营养筛查和评估尤为重要
指南推荐,恶性肿瘤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的评估!
营养状况的评估分为初步筛查评估和综合评估两个步骤。
初步筛查评估主要是为了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者已经发生营养不良,指南建议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并且48小时内完成营养不良评估。
综合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营养不良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以制定合适的营养治疗计划,建议在入院72小时内完成。
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恶性肿瘤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为NRS 2002,该筛查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NRS 2002≥3分的患者被认为具有营养风险,推荐进行更全面的营养评估和综合评估。
2
如何判断肿瘤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临床上常以BMI<18.5kg/m2伴一般状况差或近6个月非自主体重下降超过10%来诊断营养不良。
注: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米)²
2018年9月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以及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分别发表了营养不良诊断的GLIM标准,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营养不良标准。
根据GLIM标准,至少符合3项表现型指标(非自主性体重丢失、低BMI、肌肉量降低)和两项病因型指标(食物摄入减少或吸收障碍、疾病负荷/炎症)各一项,可以诊断为营养不良。
2021版CSCO指南,关于营养不良评估工具暂无I级推荐,II级推荐为PG-SGA(患者主观整体评估,2A类)、MNA(微型营养评估)等,新增GLIM标准为III级推荐。
PG-SGA是美国营养师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用于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方法,应用较多;MNA适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及社区人群;GLIM标准目前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应用。当然,具体适合哪种量表评估,会有医师等专业人员判断的,患者只需配合即可。
3
如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营养补充?要注意什么?
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时,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指南推荐,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应遵循三阶梯营养策略。
三阶梯营养策略,主要包括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和全肠外营养。根据2021版指南,小编为您总结了以下注意事项:
1)即使正常进食的肿瘤患者,也可能存在食物成分不足,摄入的能量及蛋白质总量过低的情况。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要贯穿恶性肿瘤的全过程。
3)营养治疗的首要形式是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摄入高能量与高蛋白质饮食是维持或改善营养状态的首选方式。
4)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经口进食仍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推荐补充性肠内营养,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对于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因进食障碍等原因而摄入不足时,可考虑管饲喂养。
5)肠内营养可在手术、放疗、化疗期间及居家期间使用,一般于两餐之间补充。也可根据情况配合应用改善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的药物(如甲地孕酮),补充消化酶、益生菌、微量营养素等。
6)通过经口进食和肠内营养仍不能满足营养素的需求时,推荐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比如,有营养治疗指征,经肠内营养治疗超过7天,仍不能满足60%目标需要量时,应考虑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
7)严重的肠梗阻、肠道壁缺血、肠道出血、消化道瘘、休克等,是肠内营养治疗的禁忌症。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慎重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8)对肠内营养不可行或不耐受时,可通过全肠外营养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当患者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应逐步增加肠内营养而减少肠外营养的应用。
参考资料: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