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介入治疗?
您也许知道内科的药物治疗、外科的手术治疗、放疗科的放射治疗……可是不一定听说过介入治疗。什么是介入治疗呢?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和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包括脑非高血压性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2. 介入治疗学简介
介入治疗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相结合的新兴边沿学科,有学者谓之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由于其近10余年的迅速发展,对许多以往临床上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介入均开辟了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尤其在神经系统及肿瘤的诊疗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临床医学专科之一。介入治疗的医生已能把导管或其他器械,介入到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分支和其他管腔结构(消化道、胆道、器官、鼻管等)以及某些特定部位,对许多疾病实施局限性治疗。如肿瘤,介入治疗可集中将最有效的抗癌药搭配在一起,通过导管技术找到肿瘤的供养动脉,把抗癌药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组织。这种疗法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对全身毒副作用小,使绝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饿死”。这种化疗性栓塞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肾、盆腔、骨与软组织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3.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介入治疗中栓塞疗法,对各种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等,有很高的治愈率。对各种出血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或肺癌引起的咯血、口腔出血,妇产科疾病或产后引起的大出血,外伤所致的内脏出血等,有着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已基本取代手术治疗。人体有许多“管道”,除了分布十分广泛的血管分支外,还有食管、气管、胆管、输尿管、鼻管等各种管道。人体管道的狭窄引起的疾病很多,如血管狭窄会引起高血压,食管狭窄会引起吞咽困难,胆道狭窄会引起梗阻黄疸……这些狭窄了的管道靠吃药是难以疏通的,而手术又创伤大、风险大。介入治疗可以利用球囊扩张狭窄的管道,也可以在管腔中置入金属支架建立人工管道。以支架治疗肾动脉狭窄为例,治疗时,医生穿刺股动脉后,在高清晰度X线机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置入肾动脉狭窄处,然后推出压缩在导管内的支架;支架一经推出,即膨胀到设计尺寸,并稳定、均匀地撑开狭窄处;血管畅通后,就能有效地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