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脱落,与临床上转移性疾病有关,可用来监测晚期疾病,也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标志物和作为靶向治疗的疗效反应预测指标;循环肿瘤细胞DNA(cfDNA)来源于血液中可识别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无细胞DNA。来源于原发肿瘤、转移瘤或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无细胞DNA称为循环肿瘤DNA(ctDNA)。ctDNA具有取材方便、侵袭性小、重复性高等优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序列的非编码RNA,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发挥作用。lncRNAs在转录调控、剪接调节、转录后处理、染色质重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基因组中已鉴定出56000多个lncRNA,这些lncRNA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其中约135个lncRNA在胃癌中表达异常。证据表明,LncRNAs作为胃癌预后的标志物;微小RNA(miRNA)是由18~2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片段,通过影响翻译来调节其表达,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侵袭的关键分子。
肿瘤组织中miRNA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侵袭和转移有关,可用于早期癌症检测;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大多数已发现的circRNAs来自基因编码区的外显子,其他的起源于5′-UTR或3′-UTR、内含子和基因间区,以及来自反义RNA。最近的研究表明,circRNAs在胃癌风险评估、诊断、预后和监测治疗反应方面具有良好前景,甚至可能成为新的胃癌治疗靶点。circRNA CCDC9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淋巴结浸润、临床分期和总生存期呈负相关,通过miR-6792-3p/CAV1轴抑制胃癌进展,有希望成为胃癌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原癌基因ERBB2编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中的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分化、生长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Her-2在胃食管交界处肿瘤中的表达高于胃远端肿瘤,且与肠型胃腺癌关系密切;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一种钙离子介导的膜分子,在胃上皮细胞的黏附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肿瘤保护机制,由16号染色体上的CDH1基因编码。CDH1是部分恶性肿瘤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失活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其表达失调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包括CDH1突变、表观遗传沉默、杂合性丢失(LOH)、转录沉默等。E-cadher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MET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配体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ET磷酸化激活信号转导级联,促进癌细胞生长、血管生成、迁移和转移。HGF活性的测定和评估对了解肿瘤转移和耐药的微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蛋白53基因(T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在诱导细胞凋亡、DNA损伤和异常增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胃癌中TP53突变位点广泛,TP53突变发生率为3.2%~65%。TP53第72位密码子的Pro/Pro多态性有助于区分出分期为T1N1M0/T2N0M0/T3N0M0胃癌的相对高危人群。TP53第72位密码子的Pro/Pro基因型与胃癌患者对卡培他滨加紫杉醇化疗的有效率显著性相关(30.6%vs 63.2%,P<0.05)。
肿瘤微卫星不稳定(MSI)通过调节错配修复(MMR)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通过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免疫逃逸和血管生成而发挥作用。MMR基因则负责纠正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引起的碱基错配和插入或缺失损伤。MMR基因微卫星位点的遗传不稳定是由DNA聚合酶的滑移等过程引起的,从而导致靶基因突变。MSI主要在位于靶抑癌基因或其他肿瘤相关基因编码区的微卫星位点上积累移码突变。在胃癌中,15%~30%肿瘤显示MSI,主要是由于表观遗传沉默导致MLH1启动子高甲基化。胃癌的MSI位点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
外泌体相关肿瘤标志物外泌体是一种直径约为30~100nm细胞外囊性小泡,由含跨膜蛋白的脂质双分子组成,在生理条件下,外泌体中充满着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脂质、DNA、mRNA、microRNAs等信息物质,能够通过转运特定的物质来介导局部和远处的细胞通讯。外泌体不仅可以反映来源细胞的特性,而且由于脂质双分子层的保护,外泌体在各生物液体如血液、尿液、唾液和细胞培养液中稳定存在。胃液来源的外泌体可能是未来诊断胃癌的一个可靠标志物。
免疫相关肿瘤标志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受体,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上,通过两个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D-L2)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作用。PD-L1通常由巨噬细胞表达,在炎症性微环境中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其他非恶性细胞诱导产生。肿瘤细胞和相关的基质细胞可以表达PD-L1,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使肿瘤细胞的增殖不受控制。PD-L1表达的机制可能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和EBV刺激产生的干扰素-γ相关。EBV可能成为抗PD-L1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标志物。PD-L1过表达的机制可能是由于MSI-H表型引起的新抗原数量增加吸引了大量的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IFN-γ刺激PD-L1的表达。
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