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焦虑”可能转变为癌
现代医学在研究癌症病因时,相当长时间里过度强调有形因素,比如紫外线、放射线等物理性致癌因素,亚硝胺、焦油、砷等化学致癌物质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癌因素,却忽略了无形因素,即心理和性格对癌症的重要影响。
据有关医学统计资料显示,癌症还与人的性格密切相关。癌症病人一般有些特定的性格特征。肿瘤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称其为“癌症性格”,具有这些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
环境污染、食物和营养不当、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长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致癌。可是,为什么处于同样条件下,接触同质、同量的致癌因素,有人患癌,有人却不患癌。
善良、乐观、无私、豁达,癌症就难缠上你。
健康的心理行为,采取一些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内心的压抑,如把自己心里的愤怒和烦恼对朋友和亲人诉说出来,以保持心情舒畅;或对不满意和令人气愤的事情适当地发发脾气也未尝不可。可以肯定,良好的心理行为对癌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性格受后天环境影响,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塑造而形成。它虽然是人的心理特征中相当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仍有改变的可能。如果你发现自己是较易患癌症的性格,也不必恐慌,因为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患癌症的人只是极少数;但你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李劲在住院期间甚至会把心理咨询的对象扩大到医生身上。主治医师周晓艺回忆说:“有段时间,我常因晚期病人离开人世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成为心中难以挥去的阴影。在一次交谈中,李劲发现了,在我值夜班时经常找我谈心,鼓励我与病人共同面对。”
经过积极治疗,李劲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康复后他坚持学完心理学课程,成为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了帮助更多癌症患者走出“癌症性格”的误区,他多次回到医院举办义务咨询,并被湖北省肿瘤医院特聘为心理咨询师。
4年前,年轻的李劲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被确诊患上鼻咽癌。在经历了“怨恨、放弃、情绪低落和接受现实”的心理变化后,勇敢面对,性格豁然开朗。其间,他感悟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把学习心理学知识作为新的人生目标。
摆脱“癌症性格”
这是因为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用一套信号。一旦受到“癌症性格”的干扰,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癌细胞转化和突变。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治疗;而孤寂、愤怒、悲哀、绝望等负性情绪则可以损害人的免疫系统,诱发癌症。
●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和谐的心理平衡等等。
●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
●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
●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是处于紧张状态;
●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
“癌症性格”有哪些具体表现?简单列举如下:
统计显示,许多癌症患者病前经历了如亲人故去、失恋、离婚、失业、降职或天灾人祸等重大生活变故,而这些生活重大事件加之负性情绪极易形成“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种种
“恐癌”也会致癌
过去发现此类情况,总是从“癌症会不会遗传”一个路径去思考和研究,而且一直未果。现在专家发现“心理致癌”、“性格致癌”。“癌症焦虑症”如果不尽快消除,会陷入“癌症性格”,长期如此,很有可能真的罹患癌症。
不仅是肝癌,其他癌症的发生,有的也与癌症焦虑有关。前些年,武汉的一位女编辑发现罹患癌症时对朋友说:“越怕越有鬼。”她母亲死于直肠癌,总是怕自己也被癌纠缠,结果真的罹患直肠癌。
文章摘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