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吃的东西,成糖尿病
有人时常感觉口干、多饮和多尿,到医院就诊检查,确定罹患2型糖尿病,这么年轻就得糖尿病,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父母很多也不明白:我们都没有糖尿病,为什么儿子年纪轻轻就患上糖尿病呢?医生说,主要还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
现在这社会很多从小就特别爱喝碳酸饮料,几乎把碳酸饮料当成白开水来喝,虽然父母有制止过,但他已经养成习惯,戒不掉了。此外,平时还吃得特别油腻,他最爱吃肉,至于蔬菜、水果,根本不会碰。
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部分人的体重高达180斤,医生说,按照BMI指数来计算,已达到严重肥胖的标准。
肥胖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久之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很高了。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被免疫系统或其他原因所破坏,导致先天缺乏胰岛素,须透过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身体的糖分代谢,避免酮酸中毒。通常以幼儿居多,发病年龄从刚出生到10岁左右最常见,也有可能成年才发病。
2型糖尿病: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型态,通常是因为肥胖、其他疾病等造成胰岛细胞坏死,或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让身体处在高血糖的状态。
导致糖尿病的3大因子
1、体质:1型糖尿病是因为自体免疫问题,导致身体破获胰岛细胞而无法制造足够的胰岛素;或是怀孕时曾有妊娠糖尿病,得到糖尿病的机率也会增加。
2、压力:压力会让内分泌失调,导致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压力荷尔蒙过度分泌而造成胰岛素阻抗。
3、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习惯吃太多、不运动,摄取过多热量或体内有过多脂肪,都会让胰脏过度工作,造成胰岛素阻抗。
15条糖尿病风险
在糖尿病3大因子中,还可以细分为15条风险,生活习惯、压力等都可以靠自己来改善。如果其中有3条符合,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患的“候选人”,如果符合5条以上,可能已是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
1、有脂肪肝。
2、体脂肪大于30%。
3、身体质量指数(BMI)24以上,或是男性腰围90公分以上、女性腰围80公分以上。
4、血脂、胆固醇超标(三酸甘油酯大于250 mg/dl、低密度胆固醇超过130mg/dl、高密度胆固醇低于40mg/dl)
5、有糖尿病家族史。
6、曾罹患多囊性卵巢,或妊娠糖尿病。
7、肚子饿的时候容易头晕目眩、感觉很容易低血糖。
8、体力很差,爬2层楼梯就气喘吁吁,饭后容易想睡觉。
9、三餐经常不定时。
10、容易忽胖忽瘦。
11、喜欢吃甜食、西式点心、喝含糖饮料。
12、喜欢吃精致淀粉,如白饭、白面条,少吃五谷杂粮。
13、喜欢吃汤汤水水的食物,像羹饭、烩饭,或是把菜汤、菜油拌饭吃。
14、常常感觉压力很大。
15、长期睡眠不足、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常常熬夜、晚上超过11点才睡。
以上15条,如果发现自己中了3条,建议赶紧针对中标的风险来改善;如果中5条以上,最好就医检查,并按照医师的指示来规划生活作息,避免真的演变成糖尿病。
糖尿病3大元凶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别爱吃,例如炸鸡、炸鱼、油条、油饼、炸薯条和各种油炸点心,但油炸食物富含很高的脂肪,长期进食很容易升高血糖,诱发糖尿病。
2、碳酸饮料
图片长期喝碳酸饮料,很容易诱发糖尿病。
碳酸饮料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碳酸饮料是在液体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制作的,主要成分为糖、色素、香料等,除了热量以外,没有任何营养。碳酸饮料里糖分很高,长期喝碳酸饮料,很容易诱发糖尿病。
3、缺少运动
坚持运动对于远离糖尿病来说很重要,如果平时不爱运动,不仅更容易肥胖,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以上就是今天头条所整理的关于得相关科普知识,希望能给到大家帮助。
大家切记,面对癌症,一定要积极治疗,早日战胜病魔。
更多关于癌症的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递肿瘤通】,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癌症患者交流群#
爱递为患者提供线上问诊、防癌咨询、肿瘤营养、免费用药等专业服务,让患者以最靠谱的渠道和最实惠的成本,享受优质服务。
爱递已经细分出肺部肿瘤群、小细胞肺癌群、妇科肿瘤群、胃肠肿瘤群、肝胆肿瘤群、血液病淋巴瘤群以及食管癌群,并在各群配备专业人士帮助大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请加爱递客服微信号:szadyx,拉您进群或了解更多你想知道的!
公众号 -【爱递肿瘤通】
搜索关注:爱递肿瘤通微信公众号。我们坚持每周输出一些原创的科普内容,药物,临床招募,追踪最新的肿瘤治疗前沿知识。每一篇内容都是有循证医学证据。主要给需要的患者或者家属提供科学的医疗帮助。瘤线上爱心问诊名医专家更放心,公众号上线的服务有:
1.肿瘤临床知识,深度解析病情
2.肿瘤临床试验招募【免费用药】
3.就医绿通VIP快速入院,指定肿瘤专家治疗
4.健康商城为您术后补充科学膳食营养
5.国际NCCN生存期精准预测➕诊疗指南
6.肿瘤筛查体检
7.肿瘤头条快速入口
8.募随软件,助力医疗信息
转载请注明: 每天在吃的东西,成糖尿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肿瘤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