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出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将成未成的阶段,就是癌前病变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的囊性增生,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慢性迁延性肝炎。
其实癌症和其它疾病一样,也是可以预防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唯一办法是病因预防。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资料显示,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及生活方式所致。而长期以来,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偏见,使人们步入误区。
除了遗传基因无法改变外,很多后天因素是可以避免、可以改变的。如何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呢?
养成好习惯减少发病几率
烟草是癌症发生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吸烟导致肺癌是不争的事实,但还是有些年轻的烟民不重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了解吸烟和肺癌的关系。专家指出,上世纪50年代起,国际上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吸烟与肺癌有关系。目前临床上确诊和死亡的肺癌患者中,有87%跟吸烟相关,其中也包括被动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的物质,青少年吸烟十分容易产生终身依赖性。尼古丁还会影响脑血管,加上吸入一氧化碳促使血红蛋白带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饮食要科学,要荤素搭配。不吃霉变食物。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尤其是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更多;不吃“隔夜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亚硝酸盐与胃内蛋白质分解的产物相作用,形成亚硝胺,是导致胃癌的直接因素;不吃过期食品。食物要现吃现买,不要储存较长时间。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东西要马上丢弃。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盐类等食品,如火腿、熏肠、熏鱼、午餐肉、炸土豆片等;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人造奶油、黄油、猪油。多吃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品,并提倡生食。如西红柿、深绿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大豆制品、柑橘类水果、麦芽与麦片、葱、姜、蒜、酸奶等。
关注身体变化谨防发现癌变
癌症的出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将成未成的阶段,就是癌前病变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的囊性增生,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慢性迁延性肝炎,子宫颈糜烂,某些部位长期不愈合的破溃和瘢痕等。这类疾病不是癌,但演变为癌症的几率比较高,如果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阻断其演变过程,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对于某些人群具有演变为癌症的可能,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溃疡的患者,就要警惕其演变为胃癌。
癌症不是传染性疾病,但是有一些癌症与感染有关。比如,肝癌与其他癌症一样本身并不传染,但是乙肝则属于传染性疾病,而乙肝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和有效控制,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很可能最终成为肝癌患者。
定期体检提前发现身体异常
肿瘤的表现在很多时候没有临床特异性,等很多病人发现后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体检,有利于在早期发现癌症。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房、颈部、腹部发生原因不明之肿块,并不断地增大,可能患乳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颈淋巴结转移癌等;经久不愈之皮肤溃疡,可能患皮肤癌;黑痣或疣迅速增大、变硬、不平、溃烂、出血,可能患黑色素瘤或皮肤癌;中老年已婚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能患宫颈癌或宫体癌;进行性吞咽困难,可能患食管癌;久治不愈的干咳或咳血,可能患肺癌。此外,对于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发生
在颈部、颌下、腹股沟、锁骨上窝等部位,更要注意,这些部位是胃癌、肺癌等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癌症早期发现并积极有效地正规治疗,预后较好,有的可临床治愈。
人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癌细胞,而人体免疫系统可对其加以识别和清除。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太大,身体过分劳累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细胞便乘机得以生长,最终发展到成为肿瘤。因此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生活要有规律,工作有张有弛,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