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我国八成癌症患者体检测不出”,那么广州市的体检测癌率怎样呢?为此,对广州市多家大型医院的体检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由于市民早期防癌意识不强和常规体检项目上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目前的常规体检确实很难测出早期癌症。
■专家建议
可定期自查或做防癌体检
以往在检测癌症时多数采用CT扫描,然而CT本身费用较高,做一次大概要500—1000元,又只能针对身体某一部位,做肝部CT的,如果肺部有肿瘤,不做肺部的检测,根本发现不了。做全身CT,无论从费用还是从对人体的伤害来说,都是不实际的。目前防治早期癌症的方法比较实用有效的,主要是自查和进行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
定期对镜用手自检
据了解,目前通过自查,结合核查可发现80%的早期肿瘤。具体方法包括:一、定期对着镜子用手自己触摸颈部、胸部乳腺、皮肤、四肢、睾丸等,可以查出占全身15%的体表肿瘤;二、用防癌自查剂自查。如通过采集鼻腔、食管、贲门、胃、肠、肛门的粘液,肺排出的痰液,乳头粘液,大小便等,自行检测,可以筛查出空腔脏器约占全身70%的肿瘤;三、剩下肝、肾、胰等实体瘤约为20%,需要设备检查才能查出。而肝癌可以通过肝甲胎蛋白检测发现早期肝癌。一旦自查发现可疑信号,立即到医院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就有希望治愈。
45岁以上属高危人群
防癌体检首先包括体格检查。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常见肿瘤的表现而更多地关注身体相应的部位。譬如,看看鼻咽、检查乳腺、指检直肠。对于内脏器官,就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照照X光、做做超声波等。另外,验血也很重要,可以有助于发现肝癌的甲胎蛋白、鼻咽癌的EB病毒相应抗体、消化道癌瘤的癌胚抗原。还有一些广谱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筛查用,如不少医院在使用的DR—70.专家指出,确定做防癌体检的对象,应从年龄上进行考虑。大量的统计数字已表明,大部分癌症的高发年龄是在45岁以后,因此,45岁以后的人,就要加倍小心自己的身体了,应把自己列入“高危人群”。癌症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对某一癌症特别危险的特定人群。譬如,肺癌的高危人群,就是容易得肺癌的人群,是那些45岁以上,每天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男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家族中母系亲属中已有乳腺癌病人的女性。肝癌的高危人群,是迁延不愈而且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炎病人。对这些高危人群,合理体检的时间间隔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现状
发现癌症 八成当年死亡
从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定期常规体检已经逐渐成为市民的常规活动,不管是单位出钱的集体体检,还是自费的个人体检,都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
然而目前广州市早期癌症病人发现率仍很低。据广东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广东省每年新发的11万癌症病例中,早期恶性肿瘤不到20%,当年发病的恶性肿瘤80%以上当年死亡,晚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也在10%以下,广州市早期癌症的测出率与全省平均水平大致相同。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的医生透露,该院接收的癌症病人80%都是中晚期患者,早期癌症通过常规体检被测出的不到20%。
■原因
为什么定期常规体检多了,测出早期癌症的仍很少呢?在广州市多家医院调查后发现,并不是常规体检作用不大,也不是医院的检测质量不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早期防癌意识不强 有些病人怕查出病
医生说: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病人有90%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
造成早期癌症在常规体检中检测率过低的“首因”是病人自身的意识。据医生介绍,由于早期癌症的症状不十分明显,反应出来也多数是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患者大多会把这归咎于工作压力大、疲劳过度,不会真正重视。“我没病,不需要检查”的心理在一些病人中十分普遍。
另外一些病人讳疾忌医,认为癌症根本治不好,害怕检查出来,除了给自己和家人造成心理压力外,于事无补,干脆不进行癌症检查。下面列举典型的这类病人中的一个案例:52岁的他平时经常感到全身乏力,不想吃东西,肝部经常疼痛,但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又认为癌症无从治疗,因此从来不去医院就诊,害怕真的查出癌症来,索性“人不知,心不烦”。谁知这段时间肝部实在疼痛难忍,不得不就医,一到医院,医生就诊断出是肝癌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倪医生说,假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病人有90%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
其二:防癌体检费用较高 个人承担令人却步
医生说:单位和医院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希望个别有需要的患者,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己适当增加防癌检测项目。
前不久某医院接收了一位患晚期肺癌的某单位老干部。就在3个月前,这位老干部刚刚参加单位的集体体检,当时由于防癌体检项目不在这次体检计划中,因此该项目所需费用需个人自理,该患者没有做防癌的检查,结果,没有检查出癌症,没能尽早治疗。
据了解,年度集体体检目前已成为广州市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给予员工的一项福利,目的是关心职工的健康,保证职工有良好的身体从事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体检项目是由单位确定的,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单位不能拿出大笔经费,让每个人把所有项目,特别是防癌项目都做一遍;另一方面,防癌项目也确实不用人人都做,因此单位往往是为员工选择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个别有需要的患者因为超出的项目费用由个人自理,因此大多选择放弃检查。
广州其他多家大型医院和几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发现大多数集体体检都存在这种问题。对此,单位和医院表示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希望个别有需要的患者,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己适当增加防癌检测项目。
其三:常规检查针对性低 不大容易查出癌症
医生说:我国长年累月形成的体检,其侧重点在于心血管疾病、肝炎和糖尿病等方面,与癌症检查关系不大。所以说,年年有体检,不等于年年有进行防癌检查。
常规的体检有常规的检查内容。针对癌症的检测项目只有AFP(甲胎蛋白)和CEA(癌胚抗原)两项。AFP是肝癌标志物,只有约50%的肝癌病人能检测出异常;CEA是一些胃肠道肿瘤的标志物,约15%的胃癌病人和35%的结肠癌病人会检出此项结果的异常。肝癌和胃肠道癌是常见的肿瘤,但只占所有肿瘤的20%,因此仅靠上述两项验血结果无法早期发现其它常见肿瘤,超过80%的早期癌症肿瘤可能被漏检。临床上发现的乳腺肿瘤患者,84%都已到了中晚期,已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同时常规检查在对癌症的检测上还有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常规体检主要针对常见病的检查,特点是适用性强,价格低,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所以在检查中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利用的设备也相对比较简单。对于早期癌症这种检测要求相对高的病症的诊断,常规体检因为项目多而杂,受到的干扰因素多,不确定性较强。往往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可能患有早期癌症的病人,在进一步的确诊中,发现根本没有患癌症,相反,真正患有早期癌症的,有可能被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