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药物包括激素治疗药物(孕激素、抗雌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化疗药物(紫杉醇、铂类、蒽环类)和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抗子宫内膜癌新靶点被发现,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PD-1配体(PD-L1),中药和天然单体化合物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子宫内膜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治疗及新药研发有所裨益。
1、激素类治疗药物
子宫内膜是激素反应性组织,80%的子宫内膜瘤是在缺乏孕激素拮抗的情况下,雌激素过度暴露导致的。当前激素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孕激素(progesterone)、抗雌激素类药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1.1孕激素
孕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拮抗子宫内膜中雌激素驱动的生长和癌变,常用药物包括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
1.2抗雌激素类药物
子宫内膜瘤的发生、发展和复发都与雌激素活性密切相关,因此ER是治疗的有效靶点。抗雌激素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ER,从而拮抗雌激素的作用。
2、化疗药物
如果可以耐受,化疗是术后以及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紫杉醇、铂类及蒽环类药物是用于子宫内膜瘤最有效的药物,常联合使用增强抗癌效果,其中部分药物潜在作用机制已被阐明。
2.1紫杉醇(taxol)
2.2铂类
铂类药物是子宫内膜瘤化疗中最常见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
2.3蒽环类
蒽环类属于抗生素类化疗药,包括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等
3、靶向治疗药物
随着对子宫内膜瘤发病机制和信号通路研究的深入,一些突变基因和异常通路被证实在子宫内膜瘤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靶向治疗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信号通路或突变蛋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3.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
3.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3.3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
3.4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3.5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1配体(PD-L1)抑制剂
4、中药及天然单体化合物
4.1调节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4.2调控雌激素稳态
4.3促进细胞凋亡
4.4降低细胞侵袭力
4.5抗新生血管生成
4.6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4.7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结语
尽管手术是子宫内膜瘤治疗的基石,但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和有多种合并症且手术并发症风险高的患者,手术有时不可行,药物治疗为这部分患者姑息治疗或治愈提供了可能。常用治疗药物包括激素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这些药物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疾病的进展、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主要表现在疗效有限、毒副作用严重及易产生耐药性等,导致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瘤患者预后较差,远远不能改变子宫内膜瘤治疗的现状。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随着对子宫内膜瘤分子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VEGF、PARP、PD-1/PD-L1等一系列新的作用靶点被发现,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为患者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