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是一种针对癌症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它们更精确地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而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害。靶向药物的使用方案常常根据药物的类型、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治疗目标而有所不同。
靶向药的用药方案
1、许多靶向药物是口服制剂,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服用。这种用药方案常常需要每日或每周连续服用,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达到治疗目标或出现不可忍受的副作用。例如,靶向蛋白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常常每日口服,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2、某些靶向药物需要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常常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周期和频率因药物类型而异。例如,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常常每2至3周一次,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
3、有些靶向治疗药物采用周期性治疗方案,即患者在一定时间内接受药物治疗,然后休息一段时间。这有利于减轻副作用并维持治疗的有效性。例如,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伊普利姆抗(Ipilimumab)和尼伯利替(Nivolumab)常常以4至6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4、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其疾病的具体特征和治疗反应来调整用药方案。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包含药物剂量和治疗周期的调整。
靶向药的机制
1、许多靶向药物是蛋白激酶抑制剂,它们可以抑制癌细胞内的蛋白激酶活性,阻止异常信号传导和细胞增殖。例如,BRAF抑制剂如维梯美(Vemurafenib)用于治疗BRAF突变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
2、这类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过程,降低肿瘤的供血,因而抑制肿瘤生长。贝伐珠单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抑制,加强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能力。PD-1抑制剂如帕卢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CTLA-4抑制剂如伊普利姆抗是典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