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顶尖盛会,大咖齐聚论道
研判最新发展形势 探寻药房升级路径
6月16-18日,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零售药店分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医药零售工商联分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药学服务分会联合主办,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零售药店年度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专业药房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激发新动力 创造新需求”为主题,设立行业趋势、创新发展、发展机遇和专业赋能四大板块,聚焦政策研判、权威发布、热点解析、国际视野等方面内容,协同与会人员共同展望行业发展趋势,关注药品零售经营中的实际痛点,打造行业联动和跨界整合新平台,为药品零售行业创新发展献策献力。
作为医药零售行业的顶尖盛会,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参事陈全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林海,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教授周吉芳,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黄志力,日本武田药剂师武田典子,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尉清等,以及全国药品零售企业领军人物齐聚,全国药品零售连锁百强、区域龙头企业和医药创新企业负责人等千余人参会,现场盛况空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的思想碰撞与激荡,给与会者提供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智慧盛宴,用满满干货带给零售行业新的启示。
在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零售药店分会暨医药零售工商联分会会前会(闭门会)如期举行,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派出了10余家主流连锁高管代表参会,并集体成功受聘为两个分会的副会长,其中《医药经济报》总经理、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秘书长邵旭东被聘任为两个分会的副秘书长。在会上,众多业内专家共同就行业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及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深度探讨。
行业发展形势最新研判
四大趋势铸就朝阳赛道
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势必将迎来持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但在处方外流、带量采购、“互联网+医药”、医保支付“双通道”等政策组合拳下,现阶段的医药零售市场正在被加速重塑。
如何在这场变革与挑战中找到创新和发展的蜕变路径,是切实摆在零售药店面前的时代考题。看懂发展趋势并成为趋势的一部分,方能掌握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零售药店分会会长、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云峰在致辞中指出,在深化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首先处方外流必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且外流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第二,行业对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必将不断提高。目前行业的头部企业,每年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较大,对人员的培训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第三,创新的零售药店行业发展业态不断涌现,形成药妆店、DTP店、O2O店、中心店、旗舰店等多种业态表现,而且门店呈现大健康服务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第四,行业越来越规范,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伴随药品监管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不仅只是法规上的条例完善,实际上的趋严监管态势也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作为大健康时代的入口,药品零售行业未来将承担更多的从医院向专业药房延伸的药品销售工作,同时可能衍生出各种大健康产品及服务。整体来看,药品零售行业是一条朝阳且绵长的赛道。”
五大上市连锁企业用亮眼的业绩证明,医药零售行业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细分赛道。站在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高级经理沈睦钧分析认为,医药分家明确的改革方向,将让处方外流为药店带来万亿的蓝海市场。“处方外流其实不是政策而是趋势,是由很多政策汇集起来的趋势。按照近几年药占比下降的幅度做简单测算,五年内外流的药品销售额大约是1千亿~2千亿元的市场增量,这对行业而言有着巨大带动的作用。行业集中度提升直接关联到药店业绩的确定性,保障了药店短期业绩的增长,而处方外流则可以看到药品零售行业细水长流的长逻辑。这让药店成为既具备短期的业绩保障,又具备长期强硬逻辑的赛道,深受投资者喜爱。”
在他看来,医药零售行业具备的成长逻辑为:首先在集采之下,院外渠道价值在逐渐提升;第二是国内医药零售处在集中度和连锁化率逐渐提升的态势中,而且仍有较大空间,龙头企业的跨区域扩张也逐渐开始兑现,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在提升。最后是随着“互联网+”政策逐渐推进,也会赋能现有的线下医药零售龙头,带来O2O业务的蓬勃发展。“这些因素将持续推动国内医药行业的提升,也会增强上市公司业绩的确定性。”
布局医药电商时不我待
但须正视“流量”问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培育了公众线上问诊和网络购药的行为,让“第四终端”加速崛起。不过在现阶段,药企在医药电商的布局程度不一。周尉清表示,目前药企对医药电商关注不足。具有电商部门的药企不足300家,其中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不足100家,且大多是OTC企业,处方药企业滞后明显。“医药企业需要加快部署医药电商,在红利期以相对较低成本建立具有规模性的电商业务。探讨医药电商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电商渠道带来了新的机会,更是实现全域增长的有效利器。”
在医药电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线上欲将线下迭代、颠覆的讨论甚嚣尘上,而其中的“流量”问题更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零售药店分会和医药零售工商联分会副会长高济医疗总裁牛和义坦言:“对于购药这一消费场景,顾客首先肯定会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检测设备这两个要素的场所;其次,顾客更希望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方式,这是因为医疗的对话专业且复杂,不容易沟通清楚,尤其是在与医生‘望闻问切’这一类似的真实场景中更难沟通。而且顾客愿意来这家药店买药,肯定是在之前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信赖度,而不仅仅是为了产品的价格便宜。”
在牛和义看来,医药零售行业的生意不全是流量生意,核心还是服务好会员的生意,因为医疗链路太长,痛点太多,还是得回到专业服务这件事情上来,即对会员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干预)”上来,这让药品零售行业与消费品零售行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目前,线上渠道对以上场景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支持,所以,对于药房这种较为看重服务的消费场景,现阶段顾客选择的重心应该还是偏向于线下。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医药零售工商联分会会长、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认为,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零售药店确实在经营过程当中经历了不一样的市场环境。面对市场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为深度有效配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零售药店要根据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关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配备使用执业药师的通知》《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获得感。在他的主持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导,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共同参与实施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药学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在会上完成签约仪式。
回归价值属性大势所趋
专业药房短板破局有道
在政策引导下,零售药店回归提供专业化药学服务的价值属性是大势所趋。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圆表示,新药加速上市、医保“双通道”等政策都能看到给DTP药房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需要DTP药房提升专业的药事服务能力。“因为DTP药房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药品的可及性问题,还要给患者专业的用药指导,包括一些副作用发生的记录和其他帮助,也包括输注、伴随诊断等综合性问题,都是专业DTP药房围绕患者的需求去提升自身专业药事服务能力的要点。”
张圆指出,从参评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推出的《零售药店经营特殊疾病药品服务规范》的DTP药房来看,主要的扣分项是在合理性的审查上,包括咨询流程、用药评估、用药健康指导和用药随访记录,以及药物治疗管理的内容和流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药店在知识的来源上可能相对还是较为单一,主要是厂家的产品介绍;知识更新也不够及时,包括国内和国际用药指南的知识都是需要实时更新的,另外在基本概念上也存在着混淆,药学服务还停留在文书记录阶段。总体而言,DTP药房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过周吉芳坦言,尽管医院三产药房因为政策性关停,但并不代表这是社会零售药房的机会,因为特药产品进入医院同样会导致DTP药房的销量下降,同时带量采购与医院保证使用都会让医院药房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不是弱化。“即使存在部分高利润产品,医院会通过自身主导的处方流转模式,把这些处方倒流到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只会让毛利比较低的药品进入零售药店,这样将直接限制零售药房的发展。”
他建议,DTP药房/专业药房的破局策略在于,首先要增强对新品种的争夺,利用进院时间差获得先发优势。二是满足患者细分市场需要,强调药品的临床差异。三是布局医院静脉输注中心或自建医疗诊所,解决院外注射剂受限问题。最后是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提升患者社区粘性和依从性。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增强对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获得返利返点。
业界普遍认为,在医保支付改革深化、线上渠道异军突起等诸多因素催生的全新形势下,零售药店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创新发展,提升在药品销售渠道中的重要价值是应有之义。站在全新起点上,工商双方加深交流合作,携手发展促进双赢是主流共识。正如柯云峰和阮鸿献在本次盛会上再三申明的那样,“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主办的药店年度大会、办成全中国最顶尖的盛会,认真研判行业最新发展形势,积极探寻药房升级路径。只有做到如此,在‘十四五’规划时期,药品零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方能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