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集采聚焦五大变革
内外企抉择大不同?
11月24日,一份国家医保局《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监测的通知》在业内流传,第一批的冠脉支架集采刚落地,第二批或在路上。
该文件表示,本次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涉及6大类: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种高值耗材。同时对第一批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眼科类产品进行增补。
中国医改多年,核心依然不变,就是控费降价。“两票制”、药品带量采购、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成效。
2020年是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推广的一年,先后有20多个省份已经发布并执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延续了药品“4+7”集采的成果,一是采购价格最大降幅为80%~95%,平均降幅在50%~72%。二是采购量通常是全年使用量的70%,更重要的是医保基金预付货款,预付比例在30%~50%。
集采引发五大变革
变革一 执行范围扩大,由省标过渡到以跨省联盟为主。2019年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是以省为单位,但2020年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主要是以跨省联盟为主,如十省联盟、四省联盟、“3+6”联盟。跨省联盟的优势在于:1.采购量大,影响大,联合采购议价能力强,采购价格降幅会更大。2.整合资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变革二 采购目录的品种分类更加细分,更加合理。
变革三 明确采购量的分配。之前很少有在医用耗材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中标以后的采购量如何分配。深圳此前医用耗材招标规定,三家中标的产品按照排名先后顺序的采购量分别为60%、30%、10%。2020年有两个联盟对中标以后的采购量分配进行了规定,其中,十省联盟规定,3个产品对应的采购量百分比分别为42.55%、31.91%、25.53%;四省联盟规定,3家中标企业对应的采购量百分比为50%、30%和20%。
变革四 每年、每个联盟、每个省采购的品种都不一样。2019年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主角是留置针、输液器,人工晶体是配角(只有安徽采购)。但2020年上半年的采购品种中,人工晶体由配角上升为主角,十省联盟和“3+6”联盟都选择人工晶体,进行集中带量采购。
变革五 关于质量分组,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采购目录被分得很细,大多数招标并没有区分国产还是进口,只是通过对采购品种的技术要求把国产和进口区分开。比如医用胶片是否含银盐,吻合器是单握柄还是双握柄?多焦点和叠加附加技术的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企业为主,单焦点、双焦点无附加技术人工晶体、特别是硬性人工晶体以国产品牌为主。
药企如何抉择?
大多数省份包括跨省联盟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采购总量的70%,还有30%的采购总量是由医院自行决定,也就意味着知名进口品牌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参与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去竞争70%的采购总量,还有就是放弃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花时间花精力去拿下30%的采购总量。
为什么是知名的进口品牌有两种选择?因为带量采购之前,知名进口品牌在公立二级以上医院的分销覆盖率高,市场占有率大,以罗氏诊断为例,2018年罗氏诊断在中国市场营业收入是160亿元,医院的30%采购总量会选择已经在医院使用的进口品牌的产品。
那么国产品牌面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有几种选择?只有一种,必须中标否则被淘汰出局。因为知名进口品牌已经和公立二级以上的医院建立持续、稳定战略联盟体,要想抢占知名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很难,公立二级以上的医院在采购品种的时候价格不是放在第一位的,也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药品集采或许值得医用耗材借鉴参考。2020年药品带量采购出现新局面,中标和未中标外资企业表现如何?拜耳在2020年1月第二轮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报出阿卡波糖每片0.18元的超低价中标。拜耳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由于我国实施了带量采购政策,价格的大幅降低无法通过销量增加来抵消,阿卡波糖的销售额下降了73.8%。辉瑞普强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06亿美元,普强的立普妥、络活喜的销势强劲,推动二季度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7%。品牌优势加上常年维护的医生关系,使得辉瑞的药品虽然没进集采,依然占据大量市场。但长期看,中标和创新仍是关键,从辉瑞三季报可见一斑。
中标和未中标的国内企业表现如何?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部分药企都出现了股价急速跌停的盛况,原因就是核心产品没有中标。华海药业称得上集中采购的大赢家,2019年9月“4+7”扩围时,华海7个品种入选,成为中标数量最多的企业。华海药业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5.02亿~5.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90%~115%。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国家集采推进,公司产品市场覆盖率得以快速提升。
耗材带量采购突飞猛进
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曾明确要求要在9月中旬前,对11个试点地区(江苏、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和宁夏)开展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其余23个省份及城市也要积极跟进。
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对行业影响深远,市场格局面临重塑,谁是新业态下的王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