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慢病市场发展迎契机
药店如何抓机遇、破难题
处方外流、处方流转、慢病市场、院外市场等话题近几年一直不绝于耳,零售药店都在紧盯或者已经布局相关业务,但进展速度较慢。本月初,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45号)(以下简称“45号文”),为处方外流等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依据。文件明确,要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所产生的药品费用由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并且提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线上线下医疗机构公平竞争。可见,“45号文”的发布,为零售药店突破千亿慢病市场发展瓶颈提供了契机,但难点同样存在。
契机已至
近几年在国家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因素叠加作用下,零售药店业绩增长出现较大瓶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H1实体药店市场销售额达1968亿元,尽管药店零售终端在三大终端中受疫情影响最小、恢复最快,但同比销售额依然下滑2.9%。此外,“基药政策”“网上药店”等因素导致零售药店最关注的客流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也给零售药店的销售业绩造成很大影响。如果零售药店能够承接慢病患者的购药,在千亿慢病市场分得一杯羹,并建立一系列针对慢病患者的服务,有望留住复诊患者,提升客流量,有利于为后期的销售增加可持续性的客流资源保障,突破发展瓶颈。
慢病院外市场有多大?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3000亿~7000亿元院外市场基本已成为业内共识。这一诱人的蛋糕也让无数处于艰难之中的连锁药店们垂涎欲滴,上药、华润、四大上市连锁、阿康健康等都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布局院外市场。
此次复诊处方外流的政策如果能够有效执行,将对“慢病连锁药店”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例如华润的慢病药房、阿康健康的“和睦康”慢病专业药房等,前期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此次政策的落地将加速推动其发展进程。
难点在哪
然而,目前处方流转平台建设缓慢,且还没有统一的全国处方流转平台。目前采用的处方流转平台,基本都是由各大信息公司在积极布局,像百洋这类的医药公司也参与其中。而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区域化严重,官方认可难度较大。
零售药店间的承接权竞争也依然激烈。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是流量之上的时代,是数据为王的时代,承接流量的平台-处方流转平台,无疑将是兵家必争之地,承接方是独家还是多家,将决定了未来药店的盈利能力,如果是独家,相信没有一家能通吃,如果是多家,无疑又进入了比价的竞争环节。所以,竞争依然是不能忽视主旋律。
慢病药房间的竞争同样激烈。由于医保支付价决定了慢病产品的盈利水平,为了吸引复诊顾客,慢病药店一定会在价格上想办法,降价依然是杀手锏。
笔者以为,医院的推动动力将是处方外流推进的关键点。长期以来,医院一直是处方外流的最大阻力之一,既得利益方对处方外流具有极大的排斥,虽然国家采用零差价、严查回扣等破除以药补医的举措已经很多,但收效还有待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未彻底解决医院的收入来源和医生的收入问题,科学的医生考核制度无疑是医院改革动力的关键点。
解决方案
零售药店如何利用“互联网+”布局突破慢病市场发展瓶颈呢?
首先,应积极对接处方流转平台。零售药店如有能力要主动参与建设处方流转平台,也可以与相对成熟的处方流转平台信息公司进行合作。
其次,大力发展慢病为主的连锁药店。规模化、连锁化将是零售药店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近期比较火热的加盟模式将是快速抢占赛道的主要手段之一。
再有,清楚慢病药房布局位置是关键,增值服务是核心。慢病复诊患者与普通急病顾客的需求有所不同,购药便利性是首选,药店位置选择位置主要集中在医院周边和社区门口两处,这个地点并不亚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医院周围。另外,慢病药房要为患者提供康复室、活动室、简单诊疗室等增值服务,才能取得患者的持续信任。
最后,要积极与医院、医保、厂家、商保等进行对接。这一点相当关键,必须与医院方紧密合作,才能获取更多处方来源;必须与厂家充分合作,才能获得慢病药品经销权;必须打通医保,才能让患者获得报销便利;适当结合商保,为患者提供增值服务。
★★★ 结语 ★★★
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是政策鼓励处方外流迈出的一大步,但机会和困难同在,零售药店只有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才有望分得改革红利,真正实现让“信息和处方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