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陆续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共有17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其中124家公司净利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超过七成。整体来看,医药类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业绩总体延续稳健增长,但业绩分化依然存在。
同时,在鼓励新药发展态势下,各类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比重,积极布局创新药、生物药。
带量采购影响初现
随着3月底“4+7”带量采购步入正式执行期,对相关药企产生的业绩影响引起行业关注。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带量采购刚刚执行,从第一季度的上市公司业绩尚难看出影响。
平安证券指出,从行业运行态势看,带量采购平稳落地,预计短期政策面比较平稳,以围绕鼓励创新的政策为主。在此期间,一季度业绩将成为行业内标的分化的主要驱动力。
以中标企业信立泰为例,带量采购对其中标品种氯吡格雷的发货以及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信立泰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9亿元,同比增长5.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22.57%。光大证券分析认为,信立泰Q1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核心产品氯吡格雷中标“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但各地政策基本从今年3月起执行,一季度医院终端调整备货、库存节奏。而公司替格瑞洛、阿利沙坦酯等新产品还处于市场导入阶段,销售费用持续投入。
另一中标企业京新药业则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京新药业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38.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49.25%。
长城证券等几大券商均对京新药业持续增长表示看好。长城证券分析师指出, 2018年,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独家中标上海市医疗机构带量采购,增长情况良好。同年12月,在“4+7”城市试点集中采购中,瑞舒伐他汀、左乙拉西坦、氨氯地平三大品种均独家中标,降幅在20%~50%之间,通过以价换量,获得在“4+7”地区约占全国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目前,中标的上述品种均为原研企占领市场主导地位,国内产品市场较为分散,公司有望通过进口替代机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业绩。
在业界看来,带量采购压力下,短期内一些企业的产品毛利率将进入下行通道,但中标产品在完成采购量的基础上,或将挤压原研及未中标产品的市场份额,带量采购有望帮助产品突破过去长期存在的销售瓶颈,实现以量补价。尤其对布局一致性评价较早的企业来说,有望参与后续带量采购,快速放量。不过,由于仿制药后续的带量采购降价程度和时间进度目前仍难预计,因此业绩影响还有待持续观察。
龙头创新型企业进入收获期
面对医药市场的一系列变革,药企除了加快一致性评价工作节奏,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药上市成为行业共识。较早布局的一批药企,研发投入开始进入收获阶段。
以龙头企业恒瑞医药为例,其发布的一季报透露,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7亿元,同比增长28.77%;归母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增长25.61%。其中,一季度研发费用6.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57%,占整体收入比例为13.32%。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恒瑞研发费用增长迅速。其目前拥有众多在研品种,多个品种处于研发后期。多年持续地创新药研发投入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收获阶段。2018年,恒瑞医药有多个重磅产品相继上市(包括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19K等)。在后续新药研发管线中,PD-1单抗、瑞马唑仑已报产,预计将于今年上市。其余包括瑞格列汀、恒格列净、海曲泊帕、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均处在Ⅲ期临床,后续有望报产。
传统中药上市企业谋求转型
另值得关注的是,一批传统中药上市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发力创新药。
天士力2019年一季报和2018年年报显示,生物制药板块增势可观,在普佑克放量的推动下2018年全年收入2.28亿元,1Q19收入0.62亿元。
除了普佑克,天士力生物还布局10余款产品。其中,安美木单抗等研发进展顺利。据悉,天士力还投资派格生物,获得长效GLP-1类似物的市场优先权;投入5000万元支持健亚生物胰岛素类似物的产业化发展,获得相关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优先权。并积极推进药物研发国际化战略,仅在去年,天士力就与4家国际知名药企合作引进了5款全球领先创新在研药物。
一直以民族药、苗药为发展核心的贵州百灵也在发力化学药和生物药。其2018年报显示,在挖掘和开发经典验方和临床价值高的中成药(民族药)的同时,企业瞄准恶性肿瘤、代谢疾病、感染疾病等重大疾病和临床空白领域,投入新药研发。在恶性肿瘤领域,现有治疗血液瘤化药1.1类新药“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项目、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基因药物“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剂(EDS01)”项目、3款CAR-T细胞治疗新药等。抗感染领域,抗乙肝病毒1.1类化学新药替芬泰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始Ⅱ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