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慢病化,急需哪些新药入境?
近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肺常好’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关爱项目”正式启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疾病全程化管理的快速推进,以及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位居我国发病首位的肺癌正在由恶性疾病逐步向慢病化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靶向药物问世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期从不到30%提到70%,特别是良性患者用相应靶点组织剂中位存活在5~7年。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力表示,“肺癌慢病化几乎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有关部门调查的数据仍然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存活率只有15%”。
那么,实现肺癌慢病化,需要哪些新药快速入境?张力认为,现在临床急需的新型药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少见的靶点药物,以及与最新的免疫治疗相关的药物,分别是免疫检查点和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五朵金花”
张力介绍,目前国内临床急需的肺癌少见的靶点药物主要包括CMT、B600,属于治疗突变类药物,这类药物已在国外多个国家上市,但患病人群较少,再加上我国新药审评审批时限较长,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在中国注册申报,所以这类药物短期内在中国很难上市。
她表示,新型靶向药物优点在于疗效高、副反应低,生存得到延长,传统化疗临床应用有效率是20%~30%,靶向药物可以达到60%~80%。但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让患者进入稳定期。过去化疗实际稳定时间仅有2~4月,新型靶向药物在一年左右,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又有两三倍的提高。
另一种急需的药物叫做免疫检查点。据了解,免疫治疗全世界有“五朵金花”,该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的成绩比靶向治疗更另人欢喜,16%~18%的患者可以达到5年以上生存期,其中“一朵金花”已经在今年6月获批上市,最晚8月就可以进入医疗机构供临床使用。随着我国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相信其余“四朵金花”也会在我国陆续上市。
再有一种临床急需药物也与免疫治疗相关,被业界称为“免疫微环境”,这种方式比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患者获益更大,目前一些国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秘书长苏晓东坦言,“这些新的治疗方式的出现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大大延长,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肺癌已经到了慢病化管理时代。但实现慢病化管理不仅要有先进的治疗手段,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尽的疾病管理服务。”
苏晓东表示,目前国内肿瘤患者获取疾病知识、了解治疗和康复方案以及病患治疗手段最新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导致患者很难深入的了解自身疾病并进行自我管理。同时,患者在生病期间需要家属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而目前我国对家属的教育及指导还严重不足。
会上,记者也了解到,虽然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但医疗健康领域仍存在一些困境,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体系不完善、患者基数群体大、一线城市医生工作量大以及异地就医难度大等,导致大多数肺癌患者得不到较好的疾病管理服务。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秘书长胡宁宁表示,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关爱项目将借助新媒体微信平台,将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与专业医疗科普知识相结合,探索“互联网+医疗科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