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怕快
吃饭过快,口腔咀嚼不够充分,胃来不及分泌足够多的消化液,就会使很多食物堆积在胃中,进而引起消化不良。长期进食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充分消化的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慢性损伤,黏膜在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的风险会大为增加,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吃饭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即人体营养物质吸收摄取的必须渠道,而快速进食由于消化不充分,会极大地影响营养的吸收过程,细嚼慢咽的人在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方面比快速进食者要提高超过百分之十以上。
快速进食会导致食物在短期内大量进入胃中,在胃内迅速堆积,而胃的神经反射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信号冲动告知人体其已经饱和,因此可能导致人体进食了过量的食物,其直接后果就是引起体重增加形成肥胖,长期后果就是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二、肝癌怕胖
防肝癌除了打乙肝疫苗,还可以加上一点就是减肥。超过体重标准上限3成的人,患肝癌的风险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将近两倍;而患了肝癌的人群,男性超重患者的死亡比率比体重正常的高出4.52倍。
可以说,越胖的人肝脏功能越差,原因是肥胖者肝脏能量储备降低,容易造成肝损伤和肝脏再生能力下降,肥胖还会使肝内某些酶增强,对毒物敏感性增加,使肝部发炎。
三、食管癌怕烫
中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几乎占全球的一半,究其原因,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中国老百姓常说“趁热吃”,其实吃过烫的食物对食管的伤害巨大。
我们的食管内膜是一层丝绸般的薄膜,过烫的食物经过食管,会让食管反复被烧灼、刺激,导致食管增生,长期下来,容易病变为食管癌。
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人体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柔软的黏膜,一般情况下,口腔和食道温度多维持在体温,约37℃左右,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被轻度灼伤。若长期饮用过热饮料,可能会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增加食道癌变风险。
四、胰腺癌怕耽误
胰腺癌早期发现率非常低,平均每10个患者中不到两个是在早期发现。这是因为胰腺位于腹部左上方,前面有胃,周围有肠等掩盖,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便出现不适,大家也难想到要去查胰腺。
其实,在胰腺癌防治中是有高危人群的,最典型的是年过50岁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发且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持续升高就要提高警惕,应进行CT等检查排查胰腺癌的风险。
另外,患有慢性胰腺炎、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及接触化学毒物的人也应早排查、早诊断。 胰腺癌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很容易和胃肠、肝胆疾病相混淆。胰腺癌患者中6成都有过胃镜史,也就是说很多人早期是按胃病治的。
可是总也治不好的胃肠、肝胆疾病,慢慢出现消瘦、黄疸、严重腰背部疼痛乏力等时,一查却是胰腺癌的中晚期表现。
五、结直肠癌怕高
这里的“高”是指双高食物,就是那些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我们平时要尽量减少食用,同时也要减少食用精粮、腌制、烟熏类食物,最好远离烟酒,控制体重。 肠癌的发病与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和饮食方式有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吃高脂肪、低纤维素食物是诱发结肠癌的原因之一。
高脂肪饮食会改变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从而刺激肠道肿瘤的生长。 建议大家,除了管住嘴还得迈开腿,要尽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 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成,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成。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