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的现象。 早期常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癌细胞远处转移和多器官疾病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跟着医疗程度的进步,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宫颈癌和乳腺癌并称女性两大“隐性杀手”,乳腺癌筛查很重要。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于女性乳腺癌家族史的恶性肿瘤,间或也会有一部分男性乳腺癌,其实就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增值并失去控制的现象。发病不同年龄从20-80岁,位于中国女性对于癌症的首位。
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约有4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城市,非常明显。
乳腺癌由于其复杂的组织形态而有许多分类。在我国主要分为非侵袭性癌症、侵袭性癌症、其他罕见癌症三类。
非侵袭性癌症,也称为原位癌,是癌症的最早形式。因为病变仍然在乳腺导管内,而且没有突破基底膜,所以这被称为非侵袭性癌症。
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头湿疹样乳腺癌都是非浸润性癌。也是乳腺癌发病的早期。此时相对容易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而浸润性癌指的是癌组织已经发展开始进行广泛浸润,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乳头状癌、髓样癌、管状癌、粘液腺癌、根尖尿汗腺腺癌、鳞状细胞癌均属于浸润性癌。
早期侵袭性癌症通常不转移。 在这个阶段,癌细胞没有提供营养的毛细血管网络,所以它们扩散非常缓慢。
虽然浸润性癌症不一定是晚期的,但它比非浸润性癌症更难治疗,所以一旦确诊浸润性癌症必须到医院治疗。
最常见的乳腺癌其实是浸润性非特异性癌,占80%。例如,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单纯性癌、腺癌等。都有一定的复发转移风险。
一般乳腺癌患者可出现乳腺无痛肿块,乳房大小、形状也可发生改变,乳头可有异常分泌物。
什么样的人有可能患乳腺癌?
第一类高发人群是患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们,以前也有相干研讨证实,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患乳腺癌危险是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的3.34倍。
家族史一般指家族中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还有的是二级亲属,如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有研究甚至发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比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更难治疗。
第二类是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环境的女性社会群体们,其实主要是因为乳腺是一种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研究非常重要敏感的组织。所以,当胸部过多暴露于电离辐射影响之下,就会比不接触辐射的人群患癌概率以及更高要求一些。
第三类是体重偏大的女性朋友们。现在,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肥胖是乳腺癌高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之前的一项研究记录了3460名体重指数正常的女性,她们被跟踪了16年。 在这16年中,共有182例被诊断为乳腺癌。
研究表明,超重女性患癌症的风险比瘦女性高90% 。
之后我国也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有492名实验者被纳入。其中有123例乳腺癌患者,对照369例,最终结果相同。肥胖确实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最初另有一类人群是生养岁数比较晚的女性朋友们,以前也曾经有学者对乳腺癌患者举行考察,研讨发现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比已经生育的女性高30%。
而且,在30岁之前进行生育的女性比35岁以后中国生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患病率方面还要低。
虽然分娩女性是他们自己的自由,但为了自己的健康,无论年龄如何,无论孩子是否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乳腺癌的发生。
什么是乳腺癌筛查?
在该指南2022年版中,建议对一般风险人群进行乳腺癌筛查:
1.20 -39岁组别:
(1)乳房每月自查一次。
(2)每1~3年1次临床进行检查。
2.40-69岁:
(1)适合机会筛查和群体筛查。
(2)应每1-2年进行一次乳房 X 线摄影和/或超声波检查。
(3)对于条件不具备或乳腺致密(C型或D型乳腺)的地区,可首选乳腺超声检查。
(4)每月1次乳腺进行自我管理检查。
(5)进行临床检查,每年一次。
3.70岁以上人群:
(1)机会筛查(出现症状或可疑迹象时进行成像)。
(2)每月一次乳房自检。
(3)每年一次临床检查。:
指南也建议对乳腺癌患者人群需要提前学习进行筛查(小于40岁),此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也要注意。筛查间期推荐系统每年1次,筛查手段提高整体原则应通过联合使用乳腺X线检查和乳腺超声,必要时还可以有效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