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单独带量采购应标率低
联盟联采扩量突围
6月30日,山东省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联合发布《关于成立鲁南经济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要求实现规范化、规模化采购。
山东四市组成联盟开展带量采购与不久前流传的山东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市级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的通知》中“各地不以单个市或县区为单位进行带量采购,组建跨市采购联盟,联盟范围要求至少3个区市。”这一要求相呼应。而在7月1日,宁夏发布《关于改革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意见》也明确了将加强区域性省级联盟以及省区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合作。
在国内知名招采政策研究专家耿鸿武看来:“按照医保局思路,还是鼓励联盟采购的。”除了鼓励省际、省级层面开展带量采购,市采层面或许均会以联盟的形式开采。
部分地市应标率仅3成
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国采以过评企业数多的品种为主,其余品种则交由省采、市采进行。在带量采购“遍地开花”的趋势下,不久前,有会议消息显示,将鼓励采用省际联盟的方式,但并不建议地市级开展带量采购。随后,有观点释出,不是禁止地市带量采购,而是要规范报备。
与此同时,如果地市采购规模小,用量对企业吸引力不足,企业应标率低,带量采购效果也不甚理想。例如不久前浙江省金华市发布《关于开展金华市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的公告》,带量采购品种数量多达274个,采购规模空前,囊括了许多原研品种和中药独家大品种。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仅93个品种应标,应标率仅达3成,原研药更是集体弃标。
在业界看来,地市带量采购过多,企业往往疲于应对,而且增加行政、组织成本都会转变成药价。所以推动省际、市间联合采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药价的降低。从市采层面来看,像用量大的省会城市或可单独开展带量采购,普通地市或许均会以联盟的形式开采。
不过,有专家提醒:“联盟地区之间最好具有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用药水平,这样才具有开展联合带量采购的基础。”对此,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基本遵循量小放弃,量大接受的市场逻辑。由于各地实施时间的区别,同产品各地价格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各地跟标的情况势必不太一致。”
联盟采购降幅大
自国务院办公厅7号文、原国家卫计委70号文明确鼓励省际跨区域联合采购以来,全国已涌现多个药品耗材跨区域联合采购联盟,如三明联盟、深圳GPO联合采购、京津冀药品耗材采购联盟、华东四省一市联盟等相继建立。
今年以来,在国采扩围的同时,省际、市间联盟快速铺开。今年4月,四川、重庆宣布将在药品及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挂网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紧接着,5月,重庆又与贵州、云南、河南对吻合器、补片、胶片3类医用耗材率先开展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6月,合肥、安庆两市则成立带量采购联盟,遴选出14个临床使用成熟的药品开展集中采购。
从此前的采购结果来看,联盟带量采购的降价力度较大。正如今年上半年,三明联盟对7个非一致性评价药品进行带量采购,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米力农、利奈唑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头孢替安、兰索拉唑。据统计,与所有参与集采城市在用仿制药品采购价格相比,总体平均降幅69.52%,单品种最大降幅91.63%。
“比起国家集采,地方集采更加频繁,不时出现‘灵魂谈价’。通过国家、地方带量采购,企业逐渐知道了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否具有批量的规模经济,以及到底能承受多低的价格。”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百家汇精准医疗投资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田家伦认为,“企业对于带量采购要有清醒的认识,例如今后一个产品的市场要做到多大,如果销售额超过3亿元,未来可能都很危险,不仅被竞争对手盯上,也可能在医保层面会有所限制。所以建议企业在细分领域打造几款技术含量高的小品种,这样或许可以保持产品一段时间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