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压制了生物类似药市场?
目前,生物制剂是导致医疗成本增长的最大推手。在美国前20大最畅销的生物制剂中,有9只产品的专利预计将于2020年到期。鉴于生物类似药的价格比原研生物制剂更加便宜,更多地使用生物类似药将会促使医药费用下降。但是,到目前为止,生物类似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美国:四因素制约市场发展
分析来看,有4个显著特点制约了美国市场发展。首先,在美国,监管程序的进展相对而言一直显得比较缓慢。其次,原研药公司充分利用了专利诉讼手段,并采取先发制人的竞争策略。第三,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只生物类似药被认定为在治疗上具有可替代性,从而抑制了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的渗透。第四,目前,有关各方并没有做出系统性的努力,对那些担心生物类似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生和患者开展教育活动。
2006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了首只生物类似药,到现在,其已经批准了40多只生物类似药。2015年3月,美国FDA通过351k通道,批准了首只生物类似药Zarxio,该产品是仿制非格司亭(filgrastim)。FDA迄今已经批准了12只生物类似药,但只有3只药物已上市,分别是Zarxio,Inflectra和Renflexis。
去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生物类似药申请人将不再需要等待6个月的时间才能向市场推出产品。尽管如此,对生物类似药来说,获得批准和正式上市之间的长时间延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要原研药企采取法律行动,来保护和延长其产品以及生产工艺所享有的专利权,上述裁定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就会变得很小。
从某些方面来说,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的表现更像是原研药(而不是仿制药)市场。在由原研的生物制剂、改良型生物制剂(biobetters,原研生物制剂的后续产品)以及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s)组成的每一个治疗领域里,不同品牌的药物在价格或打折优惠方面展开竞争。原研药企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加大了打折优惠力度,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与药品支付方谈判达成处方使用的排他性,以抢先压制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如果对自己有利,原研药企还会向市场推出biobetters,这种后续产品通过改进质量、剂量或用药的便利性参与市场竞争。而生物类似药企业必须向药品支付方提供大幅度的打折优惠,才能通过有利的处方层级配置来获得市场份额。此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生物类似药企业必须投入巨资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以获得药品支付方、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支持。
在治疗可互换性方面,美国赞成采取集中式的做法。FDA表示,将建立起一条有效的路径,让生物类似药开发商知道如何才能与原研药具有可互换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生物类似药企业在这方面取得进展。为了让药剂师在处理一张处方时可以使用生物类似药,生物类似药企业必须证明药物的可互换性,而这就意味着,生物类似药产品将像原研的生物制剂一样,对任何患者会产生相同的治疗效果。就小分子仿制药来说,这种证据存在于生物等效性中。
欧盟:各国推动应用情况不一
而在欧盟地区,生物类似药的应用存在很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对可互换性的监管规定、价格和招投标谈判以及对医生展开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EMA并不对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治疗可互换性进行监管,而是把这些工作留给各个成员国、卫生监管部门和药品支付方做决定。许多司法管辖区(比如德国)都积极地推动以医生为主导的产品替代使用,由他们将患者从使用原研生物制剂转向使用生物类似药。
在价格和招投标谈判方面,挪威率先对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生物类似药进行了积极的招标,而英国则对非格司亭生物类似药产品实施招标。这样一来,这两个品种的生物类似药如今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份额均超过90%,价格则比原研药便宜70%多。与之相比,Zarxio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仅为35%,其价格是在原研药价格的基础上打折15%;Inflectra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到5%,其价格大约比Remicade的目录价格低30%。
对治疗等效性和可替代性的担忧制约了美国对生物类似药的招标工作。因为竞争性招标程序的前提是,所招标的产品具有治疗等效性。
至于对广大医生开展的有关生物类似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据观察,在德国,由监管机构、药品支付方(保险基金)以及医疗专业团体广泛做出的全国性和地区性努力已经大大推动了生物类似药处方的开具。在包括生物类似药的几个治疗门类中,德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美国,也有这样一些例子:一些医疗专业学会(比如美国风湿病学会)向医疗保健机构提出建议,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将生物类似药融合到治疗计划之中。但是,总体来说,这种教育努力渐渐弱化,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被原研药企所开展的“信息战”抵消。
对此,FDA表示,将进一步努力,教育医生减少对生物类似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疑虑。此外,FDA正在着手解决医生对适应症外推的担忧——FDA可以批准一只生物类似药用于原研药所涵盖的适应症(尽管某种治疗适应症并没有接受临床研究)。
事实上,在一个功能最佳的市场中,原研生物制剂要想永久垄断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要通过激励措施来推动原研生物制剂的开发,另一方面要促进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改进患者获取生物类似药的机制。总之,要努力在这两方面取得平衡。
编译/王迪 来源/福布斯